這周入職一家新的公司,剛開始由一個同事介紹系統,在剛開始的時候聽得有些不知所然,同事剛開始直接就介紹系統的某個細節了,於是在聽講完這個細節后,先以兩個問題開頭:1.系統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應用場景是什么。2.系統的構架是什么。在這兩個問題后,再慢慢細化,就對這個系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了。在下班的時候,回想起此次溝通,覺得此次溝通略微低效。就順勢想了想如何才能進行比較高效得向別人介紹一個系統(技術方面),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
1.首先思考到雙方的背景知識是否存在不平等。例如:A已經做這個系統兩年,對系統的需求,實現各個方面都比較了解。而B剛進入公司,對系統了解甚少,這樣,A和B就在這個系統的背景知識上存在着不平等,就會造成一些溝通的低效:在A看來是很平常的一個術語,可能在B看來就不知所謂了,就容易造成“雞同鴨講”。解決此問題的一個方法是:在講述完畢后和對方進行確認:使用“我說的是否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不要使用“聽懂了嗎”。
2.由最基礎的開始說明。首先說明下系統的應用場景,這樣可以在腦中有一個大致的印象,更加有利與對系統的理解。
3.講解系統的構架圖。用來說明系統有多少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的業務作用是什么。各個模塊之間有什么聯系:例如,A模塊需要向B模塊請求某類數據。C模塊對D模塊由接口依賴等等。
4.講解系統的主要技術,例如系統使用的框架,各個模塊之間如何聯系等等。
之后就可以講解系統中某個具體的功能模塊了,方法可以是對此功能模塊進行遞歸(在此功能模塊上進行1,2,3,4)。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就可以使對方對系統有比較細致的了解了。
不知道以上是否有哪些地方不合適,如果有的話,請各位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