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音頻均衡器的調節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否則是不能發揮出均衡器這一有效調節手段的功能的。由於音頻均衡器是聲音信號頻率響應反應及振幅進行調整的聲電處理設備,因此首先對各個頻帶范圍內聲音的聽覺特性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如下:
頻率段(Hz) : 16k — 20k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可能很多人都聽不到,因此,聽不到此段頻率並不意味着器材無法回放,當然也不代表您的聽力不夠好,只有很少人可以聽到20kHz。這段頻率可以影響高頻的亮度,以及整體的空間感,這段頻率過少會讓人覺得有點悶,太多則會產生飄忽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代表性的樂器:電子合聲、古箏鋼琴等樂器的泛音。
頻率段(Hz): 12k-16k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能夠影響整體的色彩感,所謂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頻率決定的,這段頻率過於醋淡會導致樂器失去個性,過多則會產生毛刺感,在后期處理的時候,往往會通過激勵器來美化這段頻率。代表性的樂器:鑔、鈴、鈴鼓、沙錘、銅刷、三角鐵等打擊樂器的高頻泛音。
頻率段(Hz): 8k-12k
聽感影響:8-12kHz是音樂的高音區,對音響的高頻表現感覺最為敏感。適當突出(5dB以下)對音響的的層次和色彩有較大幫助,也會讓人感到高音豐富。但是,太多的話會增加背景噪聲,例如:系統(聲卡、音源)的噪聲會被明顯地表現出來,同時也會讓人感到聲音發尖、發毛。如果這段缺乏的話,聲音將缺乏感染力和活力。代表性的樂器:長笛、雙簧管、小號、短笛等高音管樂器。
頻率段(Hz): 4k-8k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最影響語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這頻率成分缺少,音色則變得平平淡淡;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多,音色則變得尖銳,人身可能出現齒音。這段頻率通常通過壓限器來美化。
代表性的樂器:部分女聲、以及大部分吹奏類樂器。
頻率段(Hz): 2k-4k
聽感影響:這個頻率的穿透力很強。人耳耳腔的諧振頻率是1-4KHz所以人耳對這個頻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虛頻率成分過少,聽覺能力會變差,語音顯得模糊不清了。如果這個頻率成分過強了,則會產生咳聲的感覺。2-4kHz對聲音的亮度影響很大,這段聲音一般不宜衰減。這段對音樂的層次影響較大,有適當的提升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時不能有過多的突出,否則女聲的齒音會過重。代表性的樂器:部分女聲、以及大部分吹奏類樂器。頻率段(Hz): 1.2k聽感影響:1.2kHz可以適當多一點,但是不宜超過3dB,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但是,過多會使聲音發硬。頻率段(Hz): lk聽感影響:1 kHz是音響器材測試的標准參考頻率,通常在音響器材中給出的參數是在1 kHz下測試。這是人耳最為敏感的頻率。
頻率段(Hz): 800
聽感影響:這個頻率幅度影響音色的力度。如果這個頻率豐滿,音色會顯得強勁有力;如果這個頻率不足,音色將會顯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現突出了,低頻成分就明顯;而如果這個頻率過多了,則會產生喉音感。如果喉音過多了,則會失掉語音的個性,適當的喉音則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響師把這個頻率稱為"危險頻率”,要謹慎使用。
代表性的樂器:人聲、部分打擊樂器。
頻率段(Hz): 300-500
聽感影響:在300 — 500Hz頻段的聲音主要是表現人聲的(唱歌、朗誦),這個頻段上可以表現人聲的厚度和力度,好則人聲明亮、清晰,否則單薄、混濁。
代表性的樂器:人聲。
頻率段(Hz): 150-30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力度,尤其是男聲聲音的力度。這段頻率是男聲聲音的低頻基音頻率,同時也是樂音中和弦的根音頻率。在80 —160Hz頻段的聲音主要表現音樂的厚實感,音響在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話,會感到音樂厚實、有底氣。這部分表現得好的話,在80Hz以下缺乏時,甚至不會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現不好,音樂會有沉悶感,甚至是有氣無力。是許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斷您的低音炮音箱頻率上限。
代表性的樂器:男聲。
頻率段(Hz): 60-10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區。如果這段頻率很豐滿,音色會顯得厚實、混厚感強。如果這段頻率不足,音色會變得無力;而如果這段頻率過強,音色會出現低頻共振聲,有轟鳴聲的感覺。代表性的樂器:大鼓、定音鼓,還有鋼琴、大提琴、大號等少數存在極低頻率的樂器。
頻率段(Hz): 0-6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空間感,這是因為樂音的基音大多在這段頻率以上。這段頻率是房間或廳堂的諧振頻率。這段頻率很難表現,在一些mn音響中,不惜切掉這段頻率來保證音色的一致性和可聽性。
根據不同頻段的聽覺感受的不同均衡器常用的調整方法有:
1)超低音:20Hz-40Hz,適當時聲音強而有力。能控制雷聲、低音鼓、管風琴和貝司的聲音。過度提升會使音樂變得混濁不清。
2)低音:40Hz-150Hz,是聲音的基礎部份,其能量占整個音頻能量的70%,是表現音樂風格的重要成份。適當時,低音張弛得宜,聲音豐滿柔和,不足時聲音單薄,150Hz,過度提升時會使聲音發悶,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強。
3)中低音:150Hz-500Hz,是聲音的結構部分,人聲位於這個位置,不足時,演唱聲會被音樂淹沒,聲音軟而無力,適當提升時會感到渾厚有力,提高聲音的力度和響度。提升過度時會使低音變得生硬,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
4)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數樂器的低次諧波和泛音,是小軍鼓和打擊樂器的特征音。適當時聲音透徹明亮,不足時聲音朦朧。過度提升時會產生類似電話的聲音。
5)中高音:2KHz-5KHz,是弦樂的特征音(拉弦樂的弓與弦的摩搡聲,彈拔樂的手指觸弦的聲音某)。不足時聲音的穿透力下降,過強時會掩蔽語言音節的識別。
6)高音:7KHz-8KHz,是影響聲音層次感的頻率。過度提升會使短笛、長笛聲音突出,語言的齒音加重和音色發毛。
7)極高音:8KHz-10KHz合適時,三角鐵的金屬感通透率高,沙鍾的節奏清晰可辨。過度提升會使聲音不自然,易燒毀高頻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