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強調一點,更改eth0與eth1配置時一定要注釋掉其相應的MAC地址
Linux雙網卡綁定實現就是使用兩塊網卡虛擬成為一塊網卡,這個聚合起來的設備看起來是一個單獨的以太網接口設備,通俗點講就是兩
塊網卡具有相同的IP地址而並行鏈接聚合成一個邏輯鏈路工作。
1、修改網卡配置
a、切換目錄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然后新建文件ifcfg-bond0
vim ifcfg-bond0,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TYPE=Ethernet
USERCTL=no
IPADDR=192.168.1.55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54
b、修改eth0的文件
vim ifcfg-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TYPE=Ethernet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c、修改eth1的文件
DEVICE=eth1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TYPE=Ethernet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2、加載bonding模塊
vi /etc/modprobe.d/dist.conf 在文件的末尾加入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ode=1 miimon=100
參數解釋:
miimon是用來進行鏈路監測的。 比如:miimon=100,那么系統每100ms監測一次鏈路連接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
mode的值表示工作模式,常用的工作模式為0,1兩種。
mode=0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為負載均衡方式,兩塊網卡都工作。
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備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說默認情況下只有一塊網卡工作,另一
塊做備份. bonding只能提供鏈路監測,即從主機到交換機的鏈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換機對外的鏈路down掉了,而交換機本身並沒有
故障,那么bonding會認為鏈路沒有問題而繼續使用。
3、將bond0設置為開機自動加載
編寫/etc/rc.d/rc.local
在倒數第2行,增加一句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4、重啟網卡
執行命令 /etc/init.d/network restart(或者service network restart)這兩條命令的意思一樣。如不行重啟動系統試試reboot或
init 6。
5、驗證網卡綁定是否成功
輸入ifconfig ,查看bond0,eth0,eth1三塊網卡的MAC地址是否一樣,如果一致,基本可以確定雙網卡綁定已生效。
然后,查看/proc/net/bonding/bond0文件,也可以確定網卡綁定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