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sp.net開發項目,必然會在頁面間進行傳值,本文介紹幾種常見的頁面傳值方式,僅作筆記,以便后續查找使用。
前提:新建兩個頁面:ValuePage.aspx,ObtainValue.aspx,本文介紹的幾種傳值方式都是在valuePage頁面賦值,傳遞到ObtainValue.aspx頁面中。
在ValuePage.aspx前台新建兩個textbox控件,ID分別為:tbUserName,tbPwd。ObtainValue.aspx頁面上同樣有兩個textbox空間,ID:tbUserName,tbPwd,目的是為了接收從ValuePage.aspx傳遞過來的值。
1、使用QueryString方式:
ValuePage.aspx.cs代碼:
Response.Redirect("ObtainValue.aspx?userName=" + this.tbUserName.Text.Trim () + "&pwd=" + this.tbPwd.Text.Trim());
ObtainValue.aspx.cs代碼:
private void QueryString() { this.tbUserName.Text = Request.QueryString["userName"]; this.tbPwd.Text = Request.QueryString["pwd"]; }
2、Session傳值:
ValuePage.aspx.cs代碼:
Session["userName"] = this.tbUserName.Text.Trim(); Session["pwd"] = this.tbPwd.Text.Trim(); Response.Redirect("ObtainValue.aspx");
ObtainValue.aspx.cs代碼:
this.tbUserName.Text = Session["userName"].ToString(); this.tbPwd.Text = Session["pwd"].ToString();
3、使用Application對象變量傳值:
ValuePage.aspx.cs代碼:
Application.Lock(); Application["userName"] = this.tbUserName.Text.Trim(); Application["pwd"] = this.tbPwd.Text.Trim(); Application.UnLock(); Server.Transfer("ObtainValue.aspx");
ObtainValue.aspx.cs代碼:
Application.Lock(); this.tbUserName.Text = Application["userName"].ToString(); this.tbPwd.Text = Application["pwd"].ToString(); Application.UnLock();
解析:Application.Lock和Application.UnLock一般配對出現,用於鎖住Lock與UnLock之間的所有代碼(注意不光鎖住對於Application的賦值)。Lock(obj) 於用鎖住obj對象,obj對象必須是全局對象(如:Application)。網站內任何一個網頁執行Application.Lock的時候,整站中所有關於Application的操作都會被鎖定延時執行。(包括:Application賦值和Application讀取);而Lock(obj)則不會影響其他沒有寫Lock(obj)的頁面。Application.Lock/UnLock比較安全,因為它是全局鎖定所有的Application的,而Lock(obj)則更靈活,因為另一頁面中如果沒有寫Lock(obj)則可以修改其他頁面Lock住的內容。
4、使用Cookie對象變量:
ValuePage.aspx.cs代碼:
HttpCookie cookieName = new HttpCookie("userName");
cookieName.Value = this.tbUserName.Text.Trim();
Response.AppendCookie(cookieName);
HttpCookie cookiePwd = new HttpCookie("pwd", this.tbPwd.Text.Trim());
Response.AppendCookie(cookiePwd);
Server.Transfer("ObtainValue.aspx");
ObtainValue.aspx.cs代碼:
this.tbUserName.Text = Request.Cookies["userName"].Value.ToString(); this.tbPwd.Text = Request.Cookies["pwd"].Value.ToString();
解析:與Session一樣,其是什對每一個用戶而言的,但是有個本質的區別,即Cookie是存放在客戶端的,而session是存放在服務器端的。而且Cookie的使用要配合ASP.NET內置對象Request來使用。
5、使用Server.Transfer方法:
ValuePage.aspx.cs代碼: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 return this.tbUserName.Text.Trim(); } } public string Pwd { get { return this.tbPwd.Text.Trim(); } } protected void btnTransferValu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erver.Transfer("ObtainValue.aspx"); }
ObtainValue.aspx.cs代碼:
private void TransferValue() { ValuePage valuePage; valuePage = (ValuePage)Context.Handler; this.tbUserName.Text = valuePage.UserName; this.tbPwd.Text = valuePage.Pwd; }
在上文跳轉到其他界面時使用Response.Redirect和Server.Transfer,此處簡單介紹其區別:
請求的過程:
1)瀏覽器aspx文件請求--->服務器執行--->遇到Response.Redirect語句->服務器發送Response.Redirect后面的地址給客戶機端的瀏覽器--->瀏覽器請求執行新的地址
2)瀏覽器aspx文件請求->服務器執行->遇到Server.Transfer語句->服務器轉向新的文件
可以見Server.Transfer比Response.Redirect少了一次服務器發送回來和客戶端再請求的過程.
跳轉對象:
1)Response.Redirect可以切換到任何存在的網頁。
2)Server.Transfer只能切換到同目錄或者子目錄的網頁.
數據保密:
1、Response.Redirect后地址會變成跳轉后的頁面地址。
2、Server.Transfer后地址不變,隱藏了新網頁的地址及附帶在地址后邊的參數值。具有數據保密功能。
傳遞的數據量(網址后附帶的參數):
1、Response.Redirect能夠傳遞的數據以2KB(也就是地址欄中地址的最大的長度)為限。
2、傳遞的數據超過2KB時,務必使用Server.Transfer。
偶爾看到有人說cookie與session的區別,網上找到一篇:
因為其格式沒有排版,摘抄下來進行學習。大致內容如下:
二者的定義:
當在瀏覽網站的時候,WEB 服務器會先送一小小資料放在你的計算機上,Cookie 會幫你把在網站上所打的文字或是一些選擇都紀錄下來。當下次你再光臨同一個網站,WEB 服務器會先看看有沒有它上次留下的 Cookie 資料,有的話,就會依據 Cookie里的內容來判斷使用者,送出特定的網頁內容給你。 Cookie 的使用很普遍,許多有提供個人化服務的網站,都是利用 Cookie來辨認使用者,以方便送出使用者量身定做的內容,像是 Web 接口的免費 email 網站,都要用到 Cookie。
具體來說cookie機制采用的是在客戶端保持狀態的方案,而session機制采用的是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的方案。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采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的方案在客戶端也需要保存一個標識,所以session機制可能需要借助於cookie機制來達到保存標識的目的,但實際上它還有其他選擇。
cookie機制,正統的cookie分發是通過擴展HTTP協議來實現的,服務器通過在HTTP的響應頭中加上一行特殊的指示以提示瀏覽器按照指示生成相應的cookie。然而純粹的客戶端腳本如JavaScript或者VBScript也可以生成cookie。而cookie的使用是由瀏覽器按照一定的原則在后台自動發送給服務器的。瀏覽器檢查所有存儲的cookie,如果某個cookie所聲明的作用范圍大於等於將要請求的資源所在的位置,則把該cookie附在請求資源的HTTP請求頭上發送給服務器。
cookie的內容主要包括:名字,值,過期時間,路徑和域。路徑與域一起構成cookie的作用范圍。若不設置過期時間,則表示這個cookie的生命期為瀏覽器會話期間,關閉瀏覽器窗口,cookie就消失。這種生命期為瀏覽器會話期的cookie被稱為會話cookie。會話cookie一般不存儲在硬盤上而是保存在內存里,當然這種行為並不是規范規定的。若設置了過期時間,瀏覽器就會把cookie保存到硬盤上,關閉后再次打開瀏覽器,這些cookie仍然有效直到超過設定的過期時間。存儲在硬盤上的cookie可以在不同的瀏覽器進程間共享,比如兩個IE窗口。而對於保存在內存里的cookie,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session機制。session機制是一種服務器端的機制,服務器使用一種類似於散列表的結構(也可能就是使用散列表)來保存信息。當程序需要為某個客戶端的請求創建一個session時,服務器首先檢查這個客戶端的請求里是否已包含了一個session標識(稱為session id),如果已包含則說明以前已經為此客戶端創建過session,服務器就按照session id把這個session檢索出來使用(檢索不到,會新建一個),如果客戶端請求不包含session id,則為此客戶端創建一個session並且生成一個與此session相關聯的session id,session id的值應該是一個既不會重復,又不容易被找到規律以仿造的字符串,這個session id將被在本次響應中返回給客戶端保存。保存這個session id的方式可以采用cookie,這樣在交互過程中瀏覽器可以自動的按照規則把這個標識發送給服務器。一般這個cookie的名字都是類似於SEEESIONID。但cookie可以被人為的禁止,則必須有其他機制以便在cookie被禁止時仍然能夠把session id傳遞回服務器。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技術叫做URL重寫,就是把session id直接附加在URL路徑的后面。還有一種技術叫做表單隱藏字段。就是服務器會自動修改表單,添加一個隱藏字段,以便在表單提交時能夠把session id傳遞回服務器。比如:
<form name="testform" action="/xxx"> <input type="hidden" name="jsessionid" value="ByOK3vjFD75aPnrF7C2HmdnV6QZcEbzWoWiBYEnLerjQ99zWpBng!-145788764"> <input type="text"> </form>
實際上這種技術可以簡單的用對action應用URL重寫來代替。
cookie 和session 的區別:
1、cookie數據存放在客戶的瀏覽器上,session數據放在服務器上。
2、cookie不是很安全,別人可以分析存放在本地的COOKIE並進行COOKIE欺騙考慮到安全應當使用session。
3、session會在一定時間內保存在服務器上。當訪問增多,會比較占用你服務器的性能。考慮到減輕服務器性能方面,應當使用COOKIE。
4、單個cookie保存的數據不能超過4K,很多瀏覽器都限制一個站點最多保存20個cookie。
5、所以個人建議:將登陸信息等重要信息存放為SESSION,其他信息如果需要保留,可以放在COOKI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