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Java中函數參數的傳遞


函數調用參數傳遞類型(java)的用法介紹. 

java方法中傳值和傳引用的問題是個基本問題,但是也有很多人一時弄不清。

 

(一)基本數據類型:傳值,方法不會改變實參的值。

 1  public class TestFun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int i){ 
 4 
 5         i=5; 
 6 
 7     } 
 8 
 9  
10 
1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2 
13         int a=0  
14 
15         TestFun.testInt(a); 
16 
17         System.out.println("a="+a); 
18 
19     } 
20 
21 }                         

 

 

程序執行結果:a=0 。 

 

(二)對象類型參數:傳引用,方法體內改變形參引用,不會改變實參的

引用,但有可能改變實參對象的屬性值。

舉兩個例子:

 

(1)方法體內改變形參引用,但不會改變實參引用,實參值不變。

 1 public class TestFun2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testStr(String str){ 
 4 
 5         str="hello";//型參指向字符串 “hello”
 6 
 7     } 
 8 
 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0 
11         String s="1"
12 
13         TestFun2.testStr(s); 
14 
15         System.out.println("s="+s); //實參s引用沒變,值也不變
16 
17     } 
18 
19 }                 

 

執行結果打印:s=1 

 

 

(2)方法體內,通過引用改變了實際參數對象的內容,注意是“內容”,引用還是不變的。

 1 import java.util.HashMap; 
 2 
 3 import java.util.Map; 
 4 
 5 public class TestFun3 { 
 6 
 7     public static void testMap(Map map){ 
 8 
 9         map.put("key2","value2");//通過引用,改變了實參的內容
10 
11     } 
12 
13 
1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5 
16         Map map = new HashMap(); 
17 
18         map.put("key1", "value1"); 
19 
20         new TestFun3().testMap(map); 
21 
22         System.out.println("map size:"+map.size()); //map內容變化了
23 
24     } 
25 
26 }     

 

 

執行結果,打印:map size:2 。可見在方法testMap()內改變了實參的內容。

 

(3)第二個例子是拿map舉例的,還有經常涉及的是StringBuffer :

 1 public class TestFun4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testStringBuffer(StringBuffer sb){ 
 4 
 5         sb.append("java");//改變了實參的內容
 6 
 7     } 
 8 
 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0 
11         StringBuffer sb= new StringBuffer("my "); 
12 
13         new TestFun4().testStringBuffer(sb); 
14 
15         System.out.println("sb="+sb.toString());//內容變化了
16 
17     } 
18 
19 } 

 

執行結果,打印:sb=my java 。

 

所以比較參數是String和StringBuffer 的兩個例子就會理解什么是“改變實參對象內容”了。

 

總結:

第一:java方法基本數據類型是傳值,對象類型傳引用,這是千真萬確的。

 

第二:當參數是對象時,無論方法體內進行了何種操作,都不會改變實參 對 對象的引用。

 

第三:當參數是對象時,只有在方法內部改變了對象的內容時,才會改變實參對象內容。

 

進一步的思考 
可以看出Java中參數的傳遞是傳遞的值,不過這個值有兩種,一種是我們看得到的值,也就是primitive類型,比如int,double,char類型的值。另一種就是我們看不到的值,也就是地址值,也可以說是引用值,就是你傳遞對象或數組類型的參數時傳遞的值。 
其實我們也可以這么理解,當傳參數的時候,會把參數的primitive值或者引用值copy給形式參數。因此,任你在方法里面怎么修改這些值都不會對原來的變量有影響。 
但是對於引用值,如果你在方法里面利用這個引用值訪問對象或者數組里面的數據或方法的時候,這和在方法外面直接做事一樣的。因為他們持有的是同一個地址。 

理解了這些,試想一下,如果在參數前加上final有什么好處嗎? 
如果是primitive的參數,有什么用?只能是說你在方法里面不能修改這個變量的值。其實你就算修改了,也只是對方法自己有影響,不會對調用者有影響。 
如果是引用類型的參數呢?又有什么用?不可能說不讓你修改對象的值,只能不讓你修改這個形式參數變量的引用值。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從設計API的角度來說,如果你在primitive參數上加上final,就是告訴自己,這些值對於我的方法來說就是常量,是我需要參考的東西。他們的值在我的整個方法的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樣的。試想,如果不加final,有可能你在方法里面前后兩次訪問這個變量的值不同,因為你在這之間無意中修改了它。這樣就達不到你的意圖。 
那么如果是引用類型的參數呢?這里面的意圖,就是告訴你在方法里面訪問(不論是讀還是修改)的這個對象就是傳進來的對象,而不是別的。同樣保證你在方法里面不同地方的操作都是對這一個對象的操作。 

再進一步的思考 
有了前面的思考,我們就可以知道,在設計方法的時候,盡量在參數前面加上final,不管是primitive類型的還是在引用類型的前面。因為這樣意圖非常簡單清楚,在方法里面也可以大膽的引用。回顧你需要修改它們的時候,是不是無意中把他們當成自己定義的臨時變量了,這樣很危險,容易出亂子。這樣是為什么當你用sun的規范做check style的時候他讓你改的原因。 

還要再來一點思考 
為什么當你調用回調函數的時候必須得加final呢?看了一篇文章說是多線程以及垃圾回收的原因迫使的,我得研究以后再來補充。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