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巴巴IPO聯想到創始人和資方關系


  [小九的學堂,致力於以平凡的語言描述不平凡的技術。如要轉載,請注明來源:小九的學堂cnblogs.com/xfuture]  

  5月7日,阿里巴巴於今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招股書。

  其余都不說了,最近阿里巴巴收購金融軟件公司和一系列的動作就是為了這次IPO上市。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針對上市一事向員工發送內部郵件,稱赴美上市標志着阿里巴巴將進入新的挑戰時代。

  網上和各種磚家對此當然是有各種看法,微博大V更是很多看法,但我關注的點是他們持股結構:

 

  持股結構:

  招股書還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持股狀況:

  日本軟銀集團持股 797,742,980 股,占比 34.4%;

  雅虎持股 523,565,416 股,占比 22.6%;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有 206,100,673 股,占比 8.9%;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 83,499,896 股,占比 3.6%。

 

  投資方當然是占據最多的,軟銀集團。而且馬雲也加入了軟銀集團董事會成為其第十個董事。這是一個很成功的投資的例子,而且馬雲手腕也很好,並沒有被投資方完全控制淘寶。

  但是在創業過程中,創始人被資方架空,敲掉的狀況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雷士“兵變”: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遭二當家和三當家聯合“逼宮”,源於06年為解資金燃眉之急引入賽富,到去年為強強聯手引入施耐德。吳長江稱之為博弈,很貼切,最終他輸了,賽富首席合伙人閻焱成了董事長,施耐德的張開鵬當上了CEO,而自己只能“退位”。 詳細過程可以參閱:http://epaper.oeeee.com/D/html/2012-07/25/content_1679200.htm

  

  所以在創業過程中,創始人與出資人、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出資人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博弈會一直伴隨。

  大學畢業后,一腔熱血想累積經驗和能力,為了將來創業,以為有技術核心價值后拿到風投就可以一飛沖天。可越了解這其中的玩法和規則就越多。果然想創業必須是要有過人的能力和預判,經濟學也是必修科目啊。

  大家怎么看?

 

  總之繼續努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