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加班 不同收獲


  再進入正題之前,請聽我先講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進入大學后由於學校和專業都不理想,便一天天地消沉起來。逃課,抽煙,喝酒,無所不能。

  雖然喜歡逃課,但楊教授的課他一節也沒逃。楊教授的課生動有趣,並且像他這樣的人,楊教授也從來不歧視,不時還提問他幾個簡單的問題,然后表揚一番。

  一天,年輕人在作業里夾了一張紙條:“老師,現在大學生比土豆還便宜,是嗎?”

  那天下課后,楊教授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四菜一湯,還拿出一瓶酒,師生兩個喝得不亦樂乎。酒到酣處,教授拿出一個又小又青,還發了芽的土豆,對年輕人說:“你知道它多少錢嗎?皮多肉少又有毒,告訴你,白送給誰誰都不要。”說着,教授把土豆扔進了垃圾桶。接着,教授又拿出一個土豆,看上去有一斤重。“這是有機肥料栽培的土豆,個大新鮮無污染。你知道這樣的土豆多少錢一斤嗎?六塊錢一斤!”

  教授把大土豆塞到年輕人的手里,說:“記住,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樣的!”

  我們這些這些苦逼的程序員們,加班,應該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但是,就如上文所說,加班與加班是不同的。

  剛走出學校,進入職場的菜鳥程序員需要加班,因為產品的需求令他的很難了解,開發技術領它抓耳撓腮,往往一個bug就可能折騰它一天了,它即使不斷Google,不斷學習也無法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了,它需要拼命的加班,他加班是為了解決哪些並不復雜問題,盡管它加班了,但是往往由於效率低下,最終項目的周期一拖再拖,沒辦法,在互聯網江湖,唯快不破的指令下,他被開除了,后來公司為了業務的發展招了一個技術蠻牛,業務蠻熟的程序員,他是不是就不需要加班了。

  此言差異,確實,剛開始業務任務不是很多的時候,它還是工作蠻輕松的了,但是,創業公司,什么最重要,效率,當你效率足夠快的時候,可能任務往往會成幾何級增長,要你完成更多的功能,熟悉過多的業務,可惜這個經驗豐富的程序員了,學習能力不是特別強,他沒有辦法,和上文的程序員一樣的命運,一樣的加班,不同的是,那個菜鳥程序員是為了完成基本業務,而這個程序員是為了預研更多新技術。是不是我學習能力足夠強就不用加班了。

  這也未必,后來公司確實來了一個很優秀的研究生,它的學習能力也確實很強,往往老程序員說搞不定的技術,他也能夠在項目規定的時間內搞定,但是這付出的是時間和汗水,時間哪兒來了,還不是加班中來,而且,往往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功能做成功,老板,產品,運維人員給予你更大的希望,你也只能把加班時間延長。

  這雖然是一則小故事,但他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

  做it的,特別是在創業公司的人員加班,加班是一件太普遍的事情,你加班可以像菜鳥程序員一樣為了基本的工作任務而加班,也可以像老程序員一樣為了預研新技術而加班,也可以像優秀的研究生一樣為了技術攻堅而加班。加班,雖然付出過多的業余時間,但是收獲也因人而異,這在其中起主導作用還是效率,效率往往來自於好的習慣,軟件從來就只是一門技術活,倘若,你真正的熱愛他的話,請付諸更多心血和汗水,將其變成一門藝術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