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系列文章:[傳送門]
也就每點一點點的開始咯,“還有兩年時間,兩年可以學很多東西的”
Python ['paɪθən] n. 巨蛇,大蟒
基本數據類型
變量不需要聲明
a=10 # int 整數 a=1.3 # float 浮點數 a=True # 真值 (True/False) a='Hello!' # 字符串
例子
a=10 print (a) print (type(a)) a =1.3 print (a,type(a))
#內置函數type(), 用以查詢變量的類型。
會有下面的輸出
10 <class 'int'> 1.3 <class 'float'>
#print的另一個用法,也就是print后跟多個輸出,以逗號分隔。
sequence 序列
sequence(序列)是一組有順序的對象的集合
python中最基本的數據結構,每一個元素被分配一個需要——元素的位置,亦稱“索引”,首個索引為0,第二個為1,后面依此類推。python包含六種內建的序列類型:列表(list)、元組(tuple)、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對象和xrange對象。
tuple和list的主要區別在於,一旦建立,tuple的各個元素不可再變更,而list的各個元素可以再變更。
例子
s1 = (2,1.3,'love',5.6,9,12,False) s2 = [True , 5, 'smile'] print (s1,type(s1)) print (s1,type(s2))
會有下面的輸出
(2, 1.3, 'love', 5.6, 9, 12, False) <class 'tuple'> (2, 1.3, 'love', 5.6, 9, 12, False) <class 'list'>
#s1是一個tuple
#s2是一個list
Python列表 list
創建一個列表
解釋器會在內存中創建類似數組的數據結構來存儲,數據項自下而上
members = ['jeff','li','mum','dad']
堆棧中的數據
列表操作
例子
members = ['jeff','li','mum','dad'] print (len(members)) print (members[1]) members.append('33') print ('members(append):',members) members.pop() members.extend(['qq','ll']) print ('members(extend):',members) members.remove('ll') print ('members(remove):',members) members.insert(0, 'xx') print ('members(insert):',members)
#len() 列表大小
#append pop remove insert
會有下面的輸出
4 li members(append): ['jeff', 'li', 'mum', 'dad', '33'] members(extend): ['jeff', 'li', 'mum', 'dad', 'qq', 'll'] members(remove): ['jeff', 'li', 'mum', 'dad', 'qq'] members(insert): ['xx', 'jeff', 'li', 'mum', 'dad', 'qq']
其他 for , if 等操作會用到列表,以后講到。
總結
#變量不需要聲明,不需要刪除,可以直接回收適用。
#sequence(序列)
#列表及其操作
感謝及資源共享
路上走來一步一個腳印,希望大家和我一起。
感謝讀者!很喜歡你們給我的支持。如果支持,點個贊。
知識來源: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387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