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在物質世界里有唯物唯心的說法,但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沒有這樣的強制性規定,人,就是生活在自己的信念里的.世上的任何一句話,只要你認為是正確的,他就是正確的.塞翁失馬的故事聽過嗎?他的兒子摔斷了腿,他認為是福,結果它就是福.自信一點.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這句話表達了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老子·五十八章》: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依。清· 李漁《凰求鳳>》:歡娛未幾,被閑愁,無端侵入雙眉.要起沉痾(ke ),須分寵愛,難禁禍福相依。
這話表達了禍福無門,福與禍的來臨沒有一定規律;禍福相依,禍與福相因而生,互相轉化。
靠近邊塞一帶的百姓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上。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經過了幾個月,他的馬帶領着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祝賀他。這個人說:“這怎么就不是壞事呢?”他家中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摔折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人說:“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邊塞一帶的壯年男子十分之九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了。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沒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倆得以保全性命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
“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事物的福和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要以辯證的態度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