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得之十六】我來吐槽 “面試”


場景再現
======================
{
QQ群,滴滴滴滴滴............ }
群員A:今天我面試一家公司,問了各種變態的Java技術題。
群員B: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問問基礎知識正常啊。
群員A:我就不明白,現在網絡什么沒有?什么技術點查不到?什么難題解決不了? 
       面試時,問這“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區別?”,問那“&和&&的區別?”
       把那些javaAPI背的滾瓜爛熟的一群人,封閉在一個小暗間里,
       同時把那些
擅長 “拿來主義”的一群人,開放到互聯網上,搞同一個開發、做同一件事,我就不信“前者”比“后者”強。
員B :話雖這樣說............
======================

今天上午,電腦右下角“企鵝”圖標斷斷續續閃爍不停,大概內容就如上了,我遲疑了一下,心中暗想“有點意思”。

有時候我真的挺同情那些應屆生,因為自己也從那時候走過來的。
→校園里,用到的技術書籍都是前人總結的。科學觀要與時俱進,
技術要日新月異 ,畢業時卻發現學過的那些早已過時。
→各種培訓機構、模擬項目,算是畢業后的“再一次投資”。
→網上的各種面試寶典、JAVA面試精選等,更會視為“救命草”
→各種“悲催”事件一幕幕上演。

但是總有一些人,不受大環境所束縛,堅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確的,就像場景中的{
群員A }。
“我可以不會,但是我必須要學會,把網上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解決實際問題。”

上面聲音一出,想必會有兩個陣營為各自觀點“搖旗吶喊,吶喊助威”
支持:網上資源那么豐富要什么沒有。一個問題拋出來,上百個解決方案,集百家之所長,選擇自己適用的、零星修改、調試即可,僅僅   
        十幾分鍾而已。有必要苦查API,翻閱各自書籍,
花上一天時間 冥思苦想得出一個答案嗎?快速解決問題、完成工作才是王道。

反對:“拿來主義”並不反對,但是往往有些人脫離
根據自身技術知識、經驗去驗 證,盲目的{Copy + C}和 { Copy  V} ,稍加修改、調試
        問題看似解決了,對工作來說就是完成了嗎?(排序算法有很多種,哪一種更適合現有的邏輯塊,你考慮到了嗎?)
        對自己來說什么都沒有留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自己以后經驗積累又有什么幫助?

這話題爭論了許久,誰是誰非,我是一菜鳥不該妄加評論。
但是不難看出,兩個陣營都不反對從網絡獲得東西,換句話說,從網絡獲得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是支持的。

有的面試官在面試應聘人員時,常常以各種技術上為突破口,直白點說“現在項目用到那些技術,就是面試的核心問題
對於管理者來說,團隊成員的稼動率很敏感的話題,應聘者如果熟知現行項目中運用的技術點、知識點,來了即可干活,當然求之不得。
所以就會有場景中{群員A}吐槽的一幕。
面試官提問這些問題,無外乎是考察
{群員A} 對Java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的掌握程度,一個基礎都沒有打好的人,何以委重任?

我有幾句你能聽聽嗎?
▲我沒有否認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我也確信那是一切開端的基礎。
  但是我不認同,“僅憑借基礎知識的掌握多少,來做為是否留用的重要標准之一”
  好的組織、好的管理者,對組織文化的構建是少不了的。
  在《JAVA項目須知》、
項目備忘錄  中記述:
  1→“ 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三者區別,.........,本項目中,只准適用 LinkedHashMap。”
  2 eques與==的區別 .........,本項目中,字符串比較時要采用eques 。”
  3 →“ int 和 Integer的區別 ........., 本項目中, Class中屬性定義時采用 Integer
  上述的所謂“知識點、基礎點”再配合本項目的“硬性需要”,對於一個缺失
基礎知識的應屆生來說,通過掌握 基礎知識多少決定去與留是不是有些牽強。經過一個項目開發洗禮后,他對JAVA有重新的認識,從實踐中求得真知,總比那些靠“面試寶典”應付“考官要強得多吧。

▲在面試過程中,很少能聽見 學習能力、思考問題 能力的考核。
  
1→拿着一本“沒有找回密碼連接的登錄畫面”設計書,問他“有什么不妥?”  
  2 →手指向顯示數據的一覽畫面,問他“最基本的測試Case有哪些?”
  3 →動手能力、嘗試能力怎樣?   
    我認為,人能否勝任之一是取決於后天的學習能力。開始可能是為了完成工作, 盲目的{Copy + C}和 { Copy  V},所謂知其然  不  知其所以然” 。如果后續通過管理者的教化,使其知道“ 知其然知其所以 ”的道理,他應該是不錯培養人選。而這一切恰恰是要以具備后天學習能力為前提。

▲“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德才兼備也是同樣的道理。
  職場來解釋這句話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通常是指“德”。一個人能力很強,才干很好,但是品德極壞,則對組織或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我認為,人能否勝任之二是品德要佳。 一個人走出大學校門,品德幾乎已成定型, 面試 首先考量這個人的品德、關注他的三觀取向,而不是 考量其“基礎知識儲備 如何出眾。
  面試短時間考察出一個人的 品德有些難。為何不花費一些心事搞幾個可以洞察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面試題,總比那些“ &和&&的區別 ”之類問題好得多吧。

引用陳春花老師講過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 “人都會犯錯,所以我們不能夠在品德上下賭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讓人沒有機會犯錯。

上面算是我個人對“
面試 枯燥無味、沒有技術含量”的吐槽, 一雙眼睛看世界總是那么有限,你也可以留下你看到一切。
 
 
菜鳥級 管理交流群:295388584
微信互動(管理心得交流站):GLXDJLZ
剛剛初步,菜鳥征集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