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剛加入騰訊的日子還是很happy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獨立開發一個抽獎營銷項目,之后跟一個技術很厲害又有想法的前端牛人一起負責比較重要的項目,當然是他帶我(當時的目標就是超越他,可惜到現在還沒實現。大牛當年教育我說,新人剛參加工作這幾年回家之后不要玩,要多學習這樣才能成長的快,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真是金玉良言啊)。 在10年底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機會去負責全新的領域iOS開發和 Android開發,因為我個人對前端技術(JavaScript等)不怎么感冒,還是比較喜歡做編譯型語言的開發工作。當時組里的幾個大牛對終端興趣不大,老板就把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我。
經過11年一年的艱苦奮戰,本人和另一個一起入職的兄弟從無到有分別開發了iOS和Android兩個應用(iOS是我們一起開發的,android是我自己開發的)。雖然現在看來當時的成果不算什么,但當時是在沒有什么資料和經驗的情況下摸索出來的,還是相當的不易。可惜當時的領導覺得我們做的並不好,一年下來才弄出這么個小東西,這是他的原話。年底的時候基本上一天被領導當着全組的面罵一次,這個領導是新領導,不是當年面試我的那個領導了。當時也是年輕不敢頂撞領導,但是不爽和負面情緒肯定是有的。所以開啟了離職找工作的程序。
12年初的時候被獵頭推薦去北京的一家公司,后來才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度。因為自信心爆棚,牛逼哼哼就去了。結果就是兵敗莫斯科。被大大的打擊了一頓。
百度面試跟騰訊完全不同,百度面試非常重視技術、重視應聘者的基本功、算法、數據結構、C++、操作系統、面向對象、軟件體系結構、系統設計和模塊划分上的能力,可以說錙銖必較。這些東西在大學的時候本人可以說得心應手,但是面試的時候基本上一問三不知,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題。ObjC基礎,這個就不說了,干了1年iOS開發的都會;響應者鏈是什么和原理,沒答上;堆棧;進程調度;查找算法、排序算法;面向對象設計的原則;移動應用安全;c++指針運算,如何把一個數存到0x00這個位置。iOS性能調優。畫出你的項目的模塊圖。很多都沒答上來,面試官很nice說可能是太長時間沒用了忘記了,機制沒回答上來就問我你不知道機制沒關系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猜他是怎么實現的,答對了一樣有分。算是幫我挽回了點面子。
這次面試失敗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因為面試的內容並不難。想了一宿,其實加入騰訊只職業生涯的一個起點而已,並不代表你比別人優秀多少,很多比你更優秀的人沒進來可能只是運氣沒你好而已。職業生涯跟長跑差不多,一開始你比別人領先一點,只要稍微放松,馬上就會有比你更努力的人追上並超過你,不同的是,長跑更容易發現自己已經落后了,而職場上等你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程序員跟賽車手差不多,不是說你每天開車你的駕駛技術就能成為職業賽車手,而是必須經過專業的訓練,有針對性的訓練;同理不是你寫了幾萬行代碼你就是個技術專家,必須經過刻苦的學習才行。
本人的缺點是容易得意忘形,優點是越挫越勇。經過這次打擊,每天最少用4個小時的時間學習iOS各種機制、數據結構、重拾C++。瘋狂寫代碼,每月5000行編碼量,用了1個月時間重構了2w行代碼。到了7、8月份的時候感覺功夫已經到位了,就決定再找公司練練手,檢驗下這個階段的學習成果。
這次獵頭又給我推薦到了百度,去的是深圳百度分公司。感覺到百度好像很缺人,因為周一提交的簡歷周三就讓我去面試了,百度篩選簡歷出了名的慢。一面還是上回那些,難度加了些問了寫內存管理、線程調優的內存。小case,早就在我掌控之中。問了些Core Data、數據存儲的內存,問了下閉包block和block在內存中位置,同函數指針的區別。一面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完事后讓我等一下,看起來這把有戲。
二面還是技術面,難度感覺比一面沒高多少,因為考察的都是面向對象、設計模式上的內容,呵呵,這個對我來說太簡單了,本人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各種設計模式和軟件體系結構。問了下我的項目中的體系結構,問了下MVC的優劣,如果設計松耦合的模塊,組件化模塊化的之類的。
三面主要是精神層次的, 問下未來的職業規划,iOS和Android的差異性。你為什么不繼續做前端轉做iOS,如何看待iOS的生態系統。問為什么想跳槽,我回答說想專注iOS,現在騰訊讓我又搞iOS又搞Android,又搞聯調有點雜。最后問有沒有什么要問他的。其實本人當時根本沒有過檔的打算所以說沒有。接着hr面,這個時候已經很晚了,雲了三個多小時,也不給一口水,有點小不爽。Hr面帶着情緒面的,看在妹子挺可愛的份上控制了自己的壞脾氣,hr可能也感覺到了我的抵觸情緒,草草收場讓回去等消息了。
四輪面試都要自我介紹,說的我都有點惡心了,感覺像失足介紹自己來自哪,等客人挑選。人格魅力感覺都不如騰訊的組長。
過了三天接到電話,問我這邊的意願,工資又遠遠高於的預期(本人就是這么鼠目寸光,老婆罵了我好多次)。當時身上有個很重要的公司級的項目,又覺得對不起騰訊的知遇之恩(因為這個老婆埋怨了我很多次),就拒絕了。
但是對自己開發能力的訓練機制算是穩定了下來,還是有收獲的,基本上每天都自學到10點11點。后來易迅(易迅被騰訊收購其實就是騰訊的一個部門)的總監讓我過去做iOS易迅客戶端,承諾說辦手續最多3個月。雖然機會很誘人,但是為了報恩也好,責任感也好依然拒絕了。
其實公司和個人之間本質上講就是商業關系沒什么恩義,公司培養一個人也不是為了這個人的發展還是為了自己。business just business,跟感情混為一談吃虧的還是自己。放棄了這兩個機會之后,半年后本人經歷了職業生涯中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危機。如果人有預知能力就不會有那么多苦惱了。
總體上感覺百度的面試要比騰訊容易些,因為騰訊注重的是軟實力,也就是說天賦,知識、技能、經驗都可以后天培養,但是天賦是天生的沒法后天鍛煉,只能通過努力拉近差距沒法逾越。不過2011年后騰訊大擴張(不到一年狂招1w多人),招聘的門檻也沒有那么高了。而百度更注重計算機技術和科學,這些東西通過努力都可以獲得。
鄭重聲明:本人只是參加過以上幾家公司一兩個部門的面試,一個公司不同部門的面試風格是不一樣的,每位面試官的風格也是不同的,所以本人的觀點是非常片面的。完全是個人的感悟和心路歷程,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