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態路由/靜態路由
動態路由
路由選擇器自動共享路由信息
自動構造路由表,需要一個路由協議,如RIP或OSPF
靜態路由
路由選擇器不共享路由信息(單方向路由)
手工構造路由表
2.直連路由/網關路由(間接路由)
其區別在於,發往直連路由的設備中不但具有指明目的端的I P地址,還具有其mac地址。
當報文被發往一個間接路由時,I P地址指明的是最終的目的地,但是mac地址指明的是網關(即下一跳路由器)。
3.主機路由/網絡路由
直連路由和網關路由是由下一跳區分的,而主機路由和網絡路由是由目的地址的完整度區分的;
主機路由的目的地址是一個完整的主機地址。網絡路由目的地址是一個網絡地址(主機號部分為0)。
當為某個目的I P地址搜索路由表時,主機地址項必須與目的地址完全匹配,
而網絡地址項只需要匹配目的地址的網絡號和子網號就可以了。
理解上述兩組路由概念間的區別是很重要。
4.默認路由(缺省路由)
這個路由將匹配所有的包. 能幫助減少路由條目
配置一條默認靜態路由和靜態路由相似,但IP地址和子網掩碼全部是零
例如:ip route 0.0.0.0 0.0.0.0 [網關ip或接口]
子網掩碼 0.0.0.0 代表匹配所有網絡
-------------------以下截取子tcp/ip詳解-----------------------------------------
I P路由選擇主要完成以下這些功能:
1) 搜索路由表,尋找能與目的 I P地址完全匹配的表目(網絡號和主機號都要匹配)。如果
找到,則把報文發送給該表目指定的下一站路由器或直接連接的網絡接口(取決於標
志字段的值)。
2) 搜索路由表,尋找能與目的網絡號相匹配的表目。如果找到,則把報文發送給該表目
指定的下一站路由器或直接連接的網絡接口(取決於標志字段的值)。目的網絡上的所
有主機都可以通過這個表目來處置。例如,一個以太網上的所有主機都是通過這種表
目進行尋徑的。
3) 搜索路由表,尋找標為“默認( d e f a u l t)”的表目。如果找到,則把報文發送給該表目
指定的下一站路由器。
如果上面這些步驟都沒有成功,那么該數據報就不能被傳送。如果不能傳送的數據報來自
本機,那么一般會向生成數據報的應用程序返回一個“主機不可達”或“網絡不可達”的錯誤。
對於一個給定的路由器,可以打印出五種不同的標志( f l a g):
U 該路由可以使用;
G 該路由是到一個網關(路由器)。如果沒有設置該標志,說明目的地是直接相連的;
H 該路由是到一個主機,也就是說,目的地址是一個完整的主機地址。如果沒有設置該
標志,說明該路由是到一個網絡,而目的地址是一個網絡地址:一個網絡號,或者網
絡號與子網號的組合;
D 該路由是由重定向報文創建的;
M 該路由已被重定向報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