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Linux telnet命令的使用


對Linux系統進行遠程登錄,Linux telnet命令是必須得掌握的一個知識,雖然telnet並不是唯一的遠程登錄的方案,但是不可否認它是最常用的,所以很有必要詳細了解Linux telnet命令,這里介紹一下。


用戶使用telnet命令進行遠程登錄。該命令允許用戶使用telnet協議在遠程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在遠程計算機上登錄,就像登錄到本地機上執行命令一樣。


為了通過telnet登錄到遠程計算機上,必須知道遠程機上的合法用戶名和口令。雖然有些系統確實為遠程用戶提供登錄功能,但出於對安全的考慮,要限制來賓的操作權限,因此,這種情況下能使用的功能是很少的。當允許遠程用戶登錄時,系統通常把這些用戶放在一個受限制的shell中,以防系統被懷有惡意的或不小心的用戶破壞。


用戶還可以使用telnet從遠程站點登錄到自己的計算機上,檢查電子郵件、編輯文件和運行程序,就像在本地登錄一樣。但是,用戶只能使用基於終端的環境而不是X Wndows環境,telnet只為普通終端提供終端仿真,而不支持 X Wndow等圖形環境。


telnet命令的一般形式為:

telnet 主機名/IP

其中“主機名/IP”是要連接的遠程機的主機名或IP地址。如果這一命令執行成功,將從遠程機上得到login:提示符。


使用telnet命令登錄的過程如下:

$ telnet 主機名/IP

啟動telnet會話。


一旦telnet成功地連接到遠程系統上,就顯示登錄信息並提示用戶輸人用戶名和口令。如果用戶名和口令輸入正確,就能成功登錄並在遠程系統上工作。


在telnet提示符后面可以輸入很多命令,用來控制telnet會話過程,在telnet聯機幫助手冊中對這些命令有詳細的說明。


下面是一台Linux計算機上的telnet會話舉例:

$ telnet server. somewhere. com
Trying 127.0.0.1…
Connected to serve. somewhere. com.
Escape character is '?]'.
“TurboLinux release 4. 0 (Colgate)
kernel 2.0.18 on an I486
login: bubba
password:
Last login:Mon Nov l5 20:50:43 for localhost
Linux 2. 0.6. (Posix).
server: ~$
server: ~$ logout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
$

用戶結束了遠程會話后,一定要確保使用logout命令退出遠程系統。然后telnet報告遠程會話被關閉,並返回到用戶的本地機的Shell提示符下。這樣就完成了Linux telnet命令的相關操作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