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圖的概念作用
- 活動圖本質上是一種流程圖,它描述活動的序列,即系統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控制流。
- 活動圖的作用:描述用例 、 描述類的操作、描述算法(單獨使用)
二、 活動圖的基本符號
- 活動狀態(Activity)
- 動作狀態(Actions)
- 動作狀態約束(Action Constraints)
- 動作流(Control Flow)
- 開始節點(Initial Node)
- 終止節點(Final Node)
- 對象(Objects)
- 數據存儲對象(DataStore)
- 對象流(Object Flows)
- 分支與合並(Decision and Merge Nodes)
- 分叉與匯合(Fork and Join Nodes)
- 異常處理(Exception Handler)
- 活動中斷區域(Interruptible Activity Region)
- 泳道(Partition)
1、活動狀態圖(Activity)
活動狀態用於表達狀態機中的非原子的運行,其特點如下:
(1)、活動狀態可以分解成其他子活動或者動作狀態。
(2)、活動狀態的內部活動可以用另一個活動圖來表示。
(3)、和動作狀態不同,活動狀態可以有入口動作和出口動作,也可以有內部轉移。
(4)、動作狀態是活動狀態的一個特例,如果某個活動狀態只包括一個動作,那么它就是一個動作狀態
2、動作狀態(Actions)
1)、動作狀態是原子的,它是構造活動圖的最小單位。
(2)、動作狀態是不可中斷的。
(3)、動作狀態是瞬時的行為。
(4)、動作狀態可以有入轉換,入轉換既可以是動作流,也可以是對象流。動作狀態至少有一條出轉換,這條轉換以內部的完成為起點,與外部事件無關。
(5)、動作狀態與狀態圖中的狀態不同,它不能有入口動作和出口動作,更不能有內部轉移。
(6)、在一張活動圖中,動作狀態允許多處出現
3、動作狀態約束(Action Constraints)
動作狀態約束:用來約束動作狀態。
4、開始節點(Initial Node)終止節點(Final Node)
開始節點:表示成實心黑色圓點
分為活動終止節點(activity final nodes)和流程終止節點(flow final nodes)。
活動終止節點表示整個活動的結束
注意:開始節點只能一個,而終止節點可以多個
而流程終止節點表示是子流程的結束。
5、對象、數據對象、對象流
(1)、一個對象可以由多個動作操作。
(2)、一個動作輸出的對象可以作為另一個動作輸入的對象。
(3)、在活動圖中,同一個對象可以多次出現,它的每一次出現表面該對象正處於對象生存期的不同時間點。
6、分支與合並、分叉與匯合
分支與合並用菱形表示
分為水平風向和垂直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