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 分辨率 和 點的關系(終極解決)


像素是組成圖象的最基本單元要素:點。

分辨率是指在長和寬的兩個方向上各擁有的像素個數。

一個像素有多大呢?主要取決於顯示器的分辨率,相同面積不同分辨率的顯示屏,其像素點大小就不相同。 
大家都知道線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而面是由無數條線組成,即一個平面是由無數個點所組成。但無論技術多先進發達,人類總是不可能做到一幅圖象由無數個點來構成的境界,只能在長和寬的方向上由有限個點組成而已。 
這些有限的點就叫做像素,每一個長度方向上的像素個數乖每一個寬度方向上的像素個數的形式表示,就叫做圖片的分辨率。 
如一張640X480的圖片,表示這張圖片在每一個長度的方向上都有640個像素點,而每一個寬度方向上都480個像素點,總數就是640X480=307200(個像素),簡稱30萬像素。 
顯然單位面積上像素點越多即像素點越小,這圖片就越清晰細膩。 
那這個像素點究竟有多大小呢?單純從圖片來說是不能確定這個點有多大的。這個大小和顯示屏的分辨率息息相關。

總而言之,所謂分辨率,就是一個屏幕被分解成多少個微小的格子,分辨率越高時,你所看到得東西越小,當然也越清晰,當分辨率越低時,看到的越大,越模糊。

xcode開發ios應用程序時,在判斷屏幕大小時,使用的單位是“點”而不是“像素”。所以,在Retina顯示屏的設備上,1點=2像素,因此1136×640像素=568×320點。使用點作為單位是非常方便的,因為如此一來游戲在Retina顯示屏和非Retina顯示屏上可以使用相同的坐標!所以,我們在開發的時候不需要考慮retina屏。

ps:xcode中的模擬器的大小,用的單位就是點。而不是像素。

 

轉:http://tieba.baidu.com/p/1857223632

參考:  http://blog.csdn.net/nokiaguy/article/details/5509638

看到有很多網友不太理解dp、sp和px的區別:現在這里介紹一下dp和sp。dp也就是dip。這個和sp基本類似。如果設置表示長度、高度等屬性時可以使用dp 或sp。但如果設置字體,需要使用sp。dp是與密度無關,sp除了與密度無關外,還與scale無關。如果屏幕密度為160,這時dp和sp和px是一 樣的。1dp=1sp=1px,但如果使用px作單位,如果屏幕大小不變(假設還是3.2寸),而屏幕密度變成了320。那么原來TextView的寬度 設成160px,在密度為320的3.2寸屏幕里看要比在密度為160的3.2寸屏幕上看短了一半。但如果設置成160dp或160sp的話。系統會自動 將width屬性值設置成320px的。也就是160 * 320 / 160。其中320 / 160可稱為密度比例因子。也就是說,如果使用dp和sp,系統會根據屏幕密度的變化自動進行轉換。

    下面看一下其他單位的含義

 

px:表示屏幕實際的象素。例如,320*480的屏幕在橫向有320個象素,在縱向有480個象素。

in:表示英寸,是屏幕的物理尺寸。每英寸等於2.54厘米。例如,形容手機屏幕大小,經常說,3.2(英)寸、3.5(英)寸、4(英)寸就是指這個單位。這些尺寸是屏幕的對角線長度。如果手機的屏幕是3.2英寸,表示手機的屏幕(可視區域)對角線長度是3.2*2.54 = 8.128厘米。讀者可以去量一量自己的手機屏幕,看和實際的尺寸是否一致。


mm:表示毫米,是屏幕的物理尺寸。


pt:表示一個點,是屏幕的物理尺寸。大小為1英寸的1/72。

Android支持下列所有單位。
px(像素):屏幕上的點。
in(英寸):長度單位。
mm(毫米):長度單位。
pt(磅):1/72英寸。
dp(與密度無關的像素):一種基於屏幕密度的抽象單位。在每英寸160點的顯示器上,1dp = 1px。
dip:與dp相同,多用於android/ophone示例中。
sp(與刻度無關的像素):與dp類似,但是可以根據用戶的字體大小首選項進行縮放。

若想深入,請繼續參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9711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