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榮耀品牌獨立,子品牌戰略能否實現新突破


文/emouse,emouse思睿博客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幾日之前,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在微博上表示,華為榮耀品牌將從華為獨立,避免對華為品牌造成影響,新榮耀將專走電渠銷售,而且初期將會采取不賺錢甚至虧損的激進價格。這是繼中興Nubia、聯想Vibe之后,中華酷聯陣營的又一大動作,而近期金立也發布了新品牌IUNI,OPPO也正在組建互聯網手機團隊打造新品牌,國內手機的子品牌戰略全面鋪開,使得本就已經競爭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變得更加精彩!

狙擊小米,榮耀這次能否更從容?

榮耀品牌的獨立,其目標非常明顯,那就是小米。榮耀曾經是華為從運營商定制向中高端轉型的第一步,看看榮耀的幾代產品就能清晰的明白榮耀的定位。榮耀1曾經就和小米形成了直接的競爭,號稱四核飆機王的榮耀2更是利用小米2上市的時間差完成了一個漂亮的狙擊,榮耀3也是發布在小米3之前,只是720P的屏幕、華為祖傳的K3V2處理器已經使得榮耀3和小米3在硬件配置不在一個層面上,只能打出三防和紅外的差異化競爭。如果說很多手機廠商對小米是后知后覺,那么華為絕對是一直在重視這個對手,小米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容忽視,在這個時間點榮耀獨立,則是華為對小米進一步的布局和反擊,也是華為手機進一步的轉型。

 

從品牌本身來看,榮耀已經有了三代的積累,而且定位明確,銷量可觀,相對於中興Nubia、聯想Vibe的另立新品牌,品牌推廣更容易。余承東也明確表示,榮耀獨立主要是避免對華為品牌的影響,進而可以采取更為激進的策略,由此可見,榮耀的獨立,主要是甩開了顧慮,同時也拋掉了華為的一些歷史包袱,輕裝上陣。正如紅米一樣,進軍千元以內的市場,就必須和主打發燒的小米進行切割,而且還要防止失敗對小米造成影響,這樣紅米這個品牌就誕生了,在資源上對小米收放自如,又能夠形成明確的產品層級,擴大市場。

 

榮耀的獨立和紅米非常類似。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榮耀即將推出兩款機型可能是分別采用MT6592的八核機型以及MT6582的四核機型,看來這是要死磕小米3和紅米的節奏。華為的中低端手機雖然性價比並不突出,亮點也並不明顯,但是質量控制一直不錯。EMUI雖然一直被吐槽,還算基本能夠拿得出手,何況定位電商渠道,對於眾多發燒友來說,刷機也不算啥問題,所以榮耀的狙擊對於小米來說絕對是一大挑戰,至於小米要做的,還是麻煩讓想買的能夠快點買到吧。

 

榮耀獨立,華為能否實現新跨越?

雖然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已經位居第三位,但是總的看來華為今年的手機戰略並不能算是成功,今年年初發布的高端旗艦機型D2並沒有大的突破,而且並不務實的售價導致了慘淡的銷量,P2則直接沒有在國內上市,相對上一代旗艦D1和P1的成功,這兩款的成績很難讓人滿意。而由於各種原因,華為手機在中高端抱着"祖傳"的K3V2不放,其相對落后的技術,並不良好的兼容性和很難令人滿意的優化使得華為今年一直缺乏強有力的機型。在這樣尷尬的境地下,主打超薄、走外觀路線的P6雖說紅了一把,但是對比華為對這款機型投入強大的營銷資源,P6也很難說是多么成功的一款產品。因此雖說華為出貨量有很大的進步,但是華為今年的高端戰略不能算是成功。相比之下,主打發燒的小米卻在今年動作連連,交上了非常滿意的答卷,這也不能不讓很多傳統手機廠商眼紅。

 

對於華為的高管,除了任正非、孫亞芳,很多人知道的第三個就是余承東了,余承東本人一直不遺余力的為華為手機做代言,微博上頗為活躍,給人一個開放、激進的形象,然而也獲得了"大嘴"這一並不文雅的稱號。余承東的"大嘴"形象,一方面對華為品牌有所加分,讓很多人了解了華為手機,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他對產品細節把握不夠,言語輕率還經常開空頭支票,招致很多人的吐槽,因此也就有了"大嘴"稱號。我不是業內人士,不了解內部情況,然而坊間早有傳言余承東之張揚率意與華為長年積淀下來的穩健、慎言的內部文化有沖突,余承東相對特立獨行的性格也導致了高層之間的諸多不和,去年和360合作的"閃耀"手機就是這一傳言的具體體現,P6也被很多人認為是華為對余承東的大考。在今年年初,余承東還入選2013年十大最有可能的下課的CEO。種種傳聞無論是真是假,從中可以看出華為手機發展過程中和華為本身在文化和管理中的一些沖突確實存在,也確實造成了一些影響,正如上文分析,榮耀的獨立,一方面減小了顧慮,和華為品牌進行分割,對華為品牌資源的利用上更為自由。更多的,對於華為手機來說,對於余承東來說,也能夠獲得更大的自主空間。

 

榮耀的獨立,其意義不僅僅在於榮耀本身,也給了華為更多探索的余地、降低了試錯的影響,和小米不同,榮耀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狙擊小米主打電商渠道的激進品牌,更應該成為華為探索的試驗場。正如三星那樣,上半年的Galaxy和下半年的Note形成了很好的迭代和積累,在處理器技術、顯示技術、人機交互等方面逐步推進,而定位上又有所區別,不會重復。雖然情況不同,但是獨立的榮耀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方式,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在對華為其他定位的機型形成反饋和積累的同時,通過定位和時間的差異又不至於革了自己命。

子品牌戰略,1+1能否大於2?

榮耀的獨立讓我們再次關注國內手機廠商的子品牌戰略,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一個新的子品牌往往便隨着轉型和戰略調整,OPPO和金立的子品牌是典型的傳統渠道型向互聯網轉型,中興、聯想的子品牌則是傳統運營商定制向高端轉型。榮耀的獨立可能更為復雜一些,也讓我們對華為有了更多期待。

 

子品牌這張牌究竟該如何打呢,先讓我們看看中興吧,中興在一年前就發布了旗下的高端子品牌nubia,這個聽起來諧音像"牛B呀"的新品牌在過去一年的表現並不牛B,首先是對於這樣的一個新品牌資源投入不夠,相對小米的強勢營銷,nubia的品牌營銷乏善可陳,在主打產品的推廣上相對於步步高的vivo xplay、OPPO Find等產品上都有差距。Nubia的初代產品Z5在配置上還算拿的出手,雖說1080P的屏幕、高通8064的處理器,在去年年底配置的確不俗,拉開小米、華為等眾多產品很大的距離,然而上市之初三千多的售價也使得他們沒有太大的可比性,加上品牌認知度還有限,Z5的表現可想而知,今年隨后上市的Z5 mini在1888的價位取得了不錯的銷量,然而也直接導致了相近價位的中興手機銷量慘淡,加上去年以來中興在中低端手機質量控制上不盡如人意,也一定程度上對nubia品牌造成了一定的拖累。最近nubia聯合京東發布的Z5S和Z5S mini,除去LTE版本, 1999和1499,這樣的定價也就直接意味着nubia高端品牌戰略的失敗。

 

談到聯想的子品牌,很多人會想到lephone,的確,聯想發力智能手機就是從lephone開始,lephone的最初定位是要和iPhone叫板的,第一代的lephone的四葉草界面、磁吸充電線、弧形后蓋等都是很大的創新,然而lephone卻並沒有讓聯想如願以償。和聯發科合作推出第一款6573的聯想A60開始,伴隨着聯發科的強勢回歸,聯想也充分的嘗到了運營商的甜頭,lephone也由此泛濫,聯想從當初的精品路線轉變為機海路線也非常徹底,逐漸形成了不同定位的A、S、P、K等幾大系列,K系列已經是聯想高端轉型的開始,如今聯想打出定位高端的額Vibe子品牌,是聯想高端路線的進一步強化,然而從Vibe中主打設計的X和主打性能的Z系列上的划分來看,Vibe更多的是聯想對原有S系列和K系列的再包裝。由此可以看出聯想在vibe品牌上吸取了lephone的教訓,雖說是再包裝,但是仍然限定了定位和范圍,然而從Vibe X S960 這第一款手機來看,雖說打着極致設計,但是搭着MT6589就直接奔着2900的價位,這個步子邁的的確有點大。對於Vibe的品牌打造,我認為聯想還需要慎重。

 

以上和中興、聯想的子品牌路線做了橫向對比,通過以上的對比,對於榮耀這個子品牌,相信各位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對於榮耀品牌,如果想做到1+1>2,總結下來我認為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保持中端、電商渠道的定位,掌握產品發布節奏,現階段狙擊,長遠來看需要找准節奏引領國內的發展節奏,同時給華為品牌產品留下余地。
  2. 積極探索,做出反饋。拜托了對影響華為品牌的顧慮,榮耀應該勇敢承載華為手機設計團隊更多的創新和嘗試,同時得益於電商渠道更為直接的反饋,華為應當以此為入口,做好產品的積累和改進,及時反饋並應用到后續產品之中。
  3. 價格可以激進,體驗和可以探索,質量不能松懈。要繼承華為手機穩重的產品形象,做好質量控制,雖說品牌獨立,但是對於華為本身不可能沒有影響,因此在質量控制上要尤其慎重。
  4. 完善軟件體驗,EMUI被很多花粉吐槽,並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它進步太慢,有問題長時間不改進。EMUI目前的水平不光和MIUI不是一個層次,和Flyme、lewa、color os、vibe等都有差距,期待EMUI 2.0質的飛躍!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愚見和總結,無論如何,支持國產品牌的良性競爭,也希望國產品牌有朝一日能夠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的成績。

Ps:作者emouse 新浪微博:emouse2010 也可以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賬號。獨立思考,虛心學習,歡迎各位交流分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