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地圖火了,因為Facebook的那張著名的友鄰圖,抑或因為《數據可視化之美》中介紹飛行模式的航線圖,總之,流向地圖以它特殊的可視化形式,直觀地展示事物之間的聯系,尤其在展示網絡流向、貿易流向、遷徙路線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Flow maps - show the movement of some phenomenon, normally goods or peopl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Lines are used to symbolize the flow, typically varied in width to represe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of the flow.
上面這段話是Flow Map的定義(Buckley,2013,AAG),流向地圖的特點就在於展示移動的地理現象,利用線的粗細或是顏色來展示更多的信息。當我們驚嘆於那優美的線條以及絢麗的可視化效果時,不由得會想到,怎么才能做出這么一張流向地圖呢?ArcGIS是否能夠快速的實現呢?
其實早在2011年,Esri的制圖專家Mamata Akella就發表了一篇Blog,介紹在ArcGIS中實現一種流向地圖的方法[1] ,來展示2011年Esri用戶大會的參會者來源,如下圖所示。
這里我們也以一個實例來嘗試如何快速生成該類型的地圖,在這個例子里,我們把帝都北京和其他各國家的首都連接起來,通過結果可以看到帝都與各首都之間航線的軌跡和距離,這里我們主要是利用ArcGIS的一個工具——XY to line。
數據准備:XY to line工具所需要的輸入是一個表格數據(.xls,.csv,.txt,.dbf均可以),必需的四個字段是每個點對的XY起止坐標,如下圖所示,XCoor為各首都的X坐標,YCoord為各首都的Y坐標,BJX為北京的X坐標,BJY為北京的Y坐標,這里采用的是WGS 1984的坐標系統。
數據處理:打開XY to line工具,設置如上圖,在Line Type中有四個選項,這里我們選擇的是GEODISIC,ID字段設置為大洲,目的是為了保留該字段,以便將來按大洲進行符號化。
GEODESIC:測地線,橢球體表面上兩點之間的最短連線
GREAT_CIRCLE: 大圓航線,通過兩航路點間的大圓圈線(該兩航路點與地心在同一平面)
RHUMB_LINE(loxodrome line): 等角航線:是地球表面上與經線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線。在地球表面上除經線和緯線以外的等角航線,都是以極點為漸近點的螺旋曲線,在航海圖(采用墨卡托投影)上又表現為直線
NORMAL_SECTION:法截弧,A點的法線與B點確定的法截面與橢球相交的弧線
經過簡單渲染,我們就得到了這樣的地圖:
偶爾換個視角也不錯,例如我們把Data Frame的坐標系統換一換,再按大洲做個符號化:
這樣的地圖看起來也很別致吧~
參考文檔:
http://blogs.esri.com/esri/arcgis/2011/09/06/creating-radial-flow-maps-with-arc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