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文章要總結的內容是數組,數組可以簡單地看成是同種數據類型變量的集合,它在我們的開發中經常用到,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數組的創建和初始化
2,數組的訪問和遍歷
3,數組的總結
數組的創建和初始化
數組的創建和初始化一般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使用賦值語句
下面是示例和代碼。
package array;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1 = new int[5]; // 方法一:使用賦值語句進行初始化 array1[0] = 1; array1[1] = 2; array1[2] = 3; array1[3] = 4; array1[4] = 5; } }
方法二:使用初始化列表
上面例子中改用方法二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package array; public class ArrayDemo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方法二:使用初始化列表 int[] array1 = { 1, 2, 3, 4, 5 }; //常用 } }
我們一般選用方法二的方式來創建和初始化數組。
數組的訪問和遍歷
首先是數組的訪問,因為數組是順序存儲結構,我們一般采用索引來訪問數組中的元素。如下:
int a = array1[1]; //訪問第2個元素,注意下標是從0開始
下面是數組的遍歷,數組的遍歷有兩種方法,下圖分別是java和C#對數組遍歷方法的對比。
總結:對於for循環,java和C#的用法是一樣的,但是foreach語句在java中的形式是不同的,具體可參考上圖。
數組的總結
學過數據結構的應該了解,數組在內存中是線性順序存儲的,所以它的優點是查詢簡單,此時的時間復雜度是O(1),而缺點是插入和刪除性能低,因為需要移動元素。
另外,實際開發中我們可能更多的是使用集合如List<T>,關於集合后面會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