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核心元素之分析類


分析類包括邊界類、控制類和實體類。

邊界類是一種用於對系統外部環境與其內部運作之間的交互進行建模的類。

myself:就像建模時,不是所有的屬性都要建模一樣。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要建模一樣。學習也是如此,不需要把所有的內容都學,只要把與“場景”相關聯的內容學習就好。

 

myself:接觸新的工作,新的任務的時候,前一段時間要努力去學習,去適應它。這段時間的努力,可以讓后續的自己更加的踏實,更加的能應對工作。就比如到一個新的環境,或者新的公司,或者新的任務的時候,需要靜下心來,讓自己達到相應的高度!這樣才能從容應對,當然,這是一個痛苦的提高過程。

又或者實在沒有方向的時候,覺得無聊的時候,就學習,學習,拼命的學習。並盡量往工作需要的地方學習。不要逃避,勇敢面對!對於現實世界來說,邊界類的實例可以是窗口、通信協議、打印機接口、傳感器、終端等。

 

控制類用於對一個或幾個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為進行建模。

控制類來源於對用例場景中行為的定義,換句話說,控制類來源於對用例場景中動詞的分析和定義,包括限制動詞的描述。

如果這些行為在執行步驟、執行要求或者執行結果上具有類似的特征,應當考慮進行適當的抽象,例如合並或者抽象成超類。

控制類主要起到協調對象的作用,例如邊界類通過控制類訪問實體類。或者實體類通過控制類訪問另一個實體類。

myself:

突然覺得邊界類,控制類,實體類就是MVC中的V層,C層,M層的趕腳啊!越看越像!

實體類是用於對必須存儲的信息和相關行為建模的類。從架構角度上來說,實體類主要位於數據持久層。

 

分析類的三高

分析類是從業務需求向系統設計轉化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元素。它們在高層次抽象出系統實現業務需求的原型,業務需求通過分析類被邏輯化,

稱為可以被計算機理解的語義。

分析類的三高分別是:

1.高於設計實現

2.高於語言實現

3.高於實現方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