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軟件的設計與應用前景分析


1.背景描述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拉動下,中國軟件市場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增長。2002年,中國軟件市場實現了21.1%的增長率,銷售額達到345 億元。2003年,中國軟件市場銷售額達到400億元左右,軟件市場進一步升溫。在幾百億元的市場規模下,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軟件項目成功率非常低。根據統計,超過80%的項目不能在最初估計的預算和進度內成功交付。這對用戶和廠商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於軟件產業的健康成長也非常不利。用戶對廠商的效率和能力產生懷疑,對使用軟件的效果產生懷疑。

    廠商在項目過程中難以維持健康的現金流和獲得足夠的利潤,無力提升產品研發水平和效率。業界一直在試圖解決這種惡性循環,解決方法一是靠軟件工程,廠商采用更科學、更規范的流程組織項目開發,如軟件生產過程中的CMM(軟件成熟度模型)規范;二是靠軟件技術。而就軟件技術而言,平台化技術是軟件產品發展的重要趨勢,平台化的軟件具有獨立性、開放性、可管理性和可擴展性等特點。

    平台化軟件分為技術支撐型平台和應用實現型平台。技術支撐型平台的用戶為軟件開發人員,提供商負責平台的維護和升級,用戶負責基於平台的上層實現。這類平台包括軟件中間件、開發工具、應用服務器等。應用實現型平台的用戶為終端用戶,提供商不但負責平台的維護和升級,還要負責實現基於平台的上層應用。

    例如:一個網站使用應用服務器WebLogic為技術支撐型平台,服務器的提供商(BEA)不會負責具體網站內容的建設。而應用實現型平台(如集爾普的Our-ERP系統)不但負責平台的維護和升級,更重要的是負責上層應用的實現,如企業管理軟件中的財務管理,進銷存,校園管理中的總務管理,教務管理等。本文章主要描述應用開發型平台的目標,定義,技術架構,實現和應用前景。

    如果沒有特殊說明,在后面描述中平台化軟件指應用開發型平台軟件。

    2.平台化軟件的設計要求

    1)具備靈活方便的二次開發能力

    傳統的管理軟件大多脫胎於財務軟件和MRPII的結合,這種結合不僅生硬、集成度不高,而且結構僵化、死板,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企業環境和需求,在客戶化和二次開發過程時往往進度緩慢,實施困難。作為新一代軟件系統,平台化軟件則應該具備更好的應用開發和維護的工具和接口,實施時可以迅速根據用戶的特點進行部署和二次開發,用戶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貼近自身特點的管理軟件。

    2)實現分布式應用系統

    傳統的管理軟件局限於內部的資源管理。平台化軟件應該將整條產業鏈上的多家企業通過Internet和數據平台組成一個更加緊密的協同化生產組織,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疏通企業的各自的信息孤島,實現各類功能互連、互通、互動的有效集成。過去以自身為主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成為協同化作業的企業鏈與企業鏈之間的競爭,極大地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3)做到硬件獨立和軟件環境獨立

    這樣做給用戶帶來的好處是,用戶不必關心采用何種硬件或數據庫平台,應用軟件也不受硬件平台的遷移的影響。例如,大部分傳統的國產管理軟件系統只能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和MS SQL Server數據庫,對UNIX、OS/390等大型主機平台以及Oracle、DB2等企業級數據庫就無能為力,而新一代的平台化軟件則可以支持各種操作系統平台,多種數據庫系統,用戶可以有更靈活、廣泛的選擇余地。

    4)實現上層應用的技術無關性

    平台化軟件使運行於上層的應用軟件在某種程度上做到與技術無關,而是面向具體業務;一個平台可以運行企業管理系統、校園管理系統或醫院管理系統等。

    5)采用B/S與C/S結構相結合

    B/S結構具有免安裝的特點,C/S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安裝無法訪問。只要能上網,就可以通過瀏覽器對B/S結構系統訪問,輸入帳號和密碼后任意機器(如網吧)可以登錄系統。所以,對於網上交易、門戶網站等可以采用B/S結構,但是對於重要的內部數據,如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等內部機密資料和數據,最好采用C/S結構。但是無論B/S還是C/S結構,都必須采用分布式結構,可遠程網絡訪問,平台設計采用三層結構。

    此外,工作流、報表圖表工具等也應與應用開發工具組合在一起,提供一個支持管理應用開發的平台。

    3.平台化軟件的設計思路

    1)平台架構

    平台架構包括了系統的用戶終端、系統管理工具和應用開發工具。用戶終端主要用於組織和呈現上層應用系統內容,使用者為終端用戶,如會計人員可以在用戶終端進行財務數據的處理。系統管理工具主要用於上層應用和運行環境的基本維護,如系統日志查看,人員信息維護等。

    應用開發工具在不同階段可以由不同的人員維護。在應用系統開發期間由平台提供商的系統建模人員使用,用於設計和實現上層應用系統;在系統維護期間,由平台提供商的系統維護人員和用戶的系統管理員共同使用(應該主要由平台提供商的系統維護人員負責)。

    2)上層應用

    由於平台化軟件的技術無關性和應用無關性,平台化軟件可以廣泛使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例如企業、學校、醫院等,除了特殊需求 (硬件與外部系統接口等)外,其他部分可以通過應用開發工具,實現免編程的應用系統構築。上層系統的構築之前應進行相信的需求調研和分析,進行系統的設計和論證,使用平台的應用開發工具進行系統的免編程實現在總體工作量中只能占到1/3-1/4。

    3)運行環境及其他

    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庫系統、遠程通訊系統、操作系統。着名的應用服務器廠商包括BEA WebLogic, IBM WebSphere, JBoss Org等。數據庫系統包括Oracle、IBM DB2,MS SQL SERVER等。遠程通訊系統的設計應優先考慮網絡傳輸速度問題。系統的設計還應該能夠跨平台應用,Windows/Unix系統可以聯合使用,如應用服務器能夠運行在高性能的多CPU的Solaris或OS2操作系統上。

    4.平台化軟件的優勢

    1)應用的廣泛性

    平台化軟件的功能更加全面、覆蓋面更加廣泛。在過去,各類獨立功能的管理軟件名目繁多,很難集成,例如客戶關系管理(CRM)、人力資源管理 (HR)、物流管理(LM)、教務管理,圖書管理等,企業、學校或醫院的人、財、物不能得到統一的管理和監控。ERP能有效地將財務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客戶關系、采購與庫存、人力資源等各種管理模塊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系統。平台化軟件的各種信息統一存儲,實現管理信息的共享,從而提高各級組織內部有效的協作和快速反應。

    2)良好的開發性

    與其他軟件不同的是,平台化軟件是由建立在共同平台上的一個系統,模塊相互之間既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又可以獨立使用,通過統一的數據接口又以可實現相互間的無縫集成,同時可以實現一致的對外接口。因此,平台化軟件具有更大程度的靈活性和擴展性,不僅可以根據客戶當前的需求進行選擇和搭配使用,而且具備了更好的二次開發接口。

    3)快捷的適應性

    用戶需求變更使軟件提供商最頭痛的事情,但由於雙方的溝通和理解不同,軟件系統在研發和使用過程中需求變更不可避免。據統計,軟件源碼 20%以上的變動所需的工作量就不會小於重新開發一套系統,這也是軟件系統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台化軟件的上層應用開發工具可以實現免編程的應用系統修改,具有更快捷、方便的適應能力。

    5.平台化軟件的應用前景

    設計良好的平台化軟件應可以普遍應用於企業管理系統、校園管理系統、電子政務、醫院管理系統等各行各業。企業管理軟件中的銷售與分銷管理、生產管理、庫存與采購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辦公自動化、人力資源管理等系統可以完全集成為一個系統,所有的企業資源(人、財、物)全部共享,全面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校園管理系統中的總務與后勤管理、教務管理、辦公自動化、注冊與離校系統可以集成為一個系統,實現學校的集中式管理,嚴格控制支出和消耗。醫院管理系統的收費與掛號、財務管理、住院管理、醫生站護士站等可以集成為一個系統,實現快捷、方便的醫院管理。

    2002年初,Gartner公司(ERP/MRPII理論的首創者)在對未來軟件架構發展報告中認為平台化軟件是管理軟件的發展趨勢。目前,由於平台化軟件不可替代的優越性,SAP、Oracle等國外管理軟件公司的產品都已經轉向平台化,許多國產管理軟件開發商都在宣稱要將戰略重點轉向平台化軟件,甚至宣稱自己現在的產品就是平台化產品。

    進入2004年以后,第一代ERP悄然消退的趨勢更加明顯。筆者認為,真正的平台化產品不應該在原有的固化的軟件基礎上的改造,因為原有的系統使用硬寫代碼的方式實現,無法與新型的平台化軟件的運行支撐系統和應用開發工具結合,實現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免編程定制。新型的平台化產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要素,實現應用的完全可定制,而不是原有系統外圍的所謂“二次開發”。

    由於平台化軟件有着諸多優點,許多軟件公司准備研發類似產品,十分關心產品研發需要注意的問題。根據統計,平台產品的研發壁壘有三個方面:一是投入資金大,一般一期的產品研發至少要3000萬元,而完成成熟產品需要投入近億元;二是研發周期長,需要2-3年的時間;三是核心技術壁壘高,需要軟件技術人員、管理專家的集體參與。

    隨着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國產管理軟件在平台化軟件技術和產品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許多過程的平台化軟件產品已經能夠與國外軟件公司的產品保持同步,這必將給國內眾多企業用戶帶來更大的效益。

聲明:轉載CIO時代網(www.ciotimes.com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