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采用尾注進行參考文獻排版的一些問題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決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排序問題。方法如下: 

1.光標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號方式選“自動編號”,所在位置選“節的結尾”。

3.如“自動編號”后不是阿拉伯數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號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字。

4.確定后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標“1”,而光標自動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個上標“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將文章最后的上標“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將它刪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后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號也不會變),
再在它后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么辦法簡化)。

6.對着參考文獻前面的“1”雙擊,光標就回到了文章內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后,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普通視圖里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刪除。
這是尾注的標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所以一定要把它們刪除。(怎么做?)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尾注的編輯欄: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刪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刪除了,后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勢就體現的越大。

存在一個小問題:

如果同一個參考文獻兩處被引用,只能在前一個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時都插入。這樣改動文章后,后插入的參考文獻的編號不會自動改動。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

1,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3。

2,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 (加粗者為首選)

4,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

5,單擊“引用內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6,單擊“插入”按鈕,然后單擊“關閉”按鈕。

不過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編號實際上是對原引用標記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刪除或移動了注釋,Word 將在打印文檔或選定交叉引用編號后按 F9 鍵時更新交叉引用編號。
如果不容易只選定交叉引用編號,請連同周圍的文字一起選定,然后按 F9 鍵。

  這是網上比較流行的一種word進行參考文獻自動編號和排序的方法,但本人使用時發現存在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編號格式一般均為

  [1]..........

  [2]..........

  但采用尾注后由於括號按照文本來進行處理,有時word會根據字間距自動調整括號的距離,產生類似格式

  [1 ]................

  [ 2 ]...............

  而且每條參考文獻第二行不能夠自動縮進,嚴重影響論文的美觀。

  因此,尾注的方法可以用於寫作過程中的參考文獻排序,定稿后一定要采用編號項重新編號,重新進行交叉引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