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公司有個web app 項目運行在移動版android系統上,發現在電腦上跑的很流暢的web頁面在移動版webkit上非常不流暢。根本無法和native app相媲美。HTML5的性能還真是讓人糾結啊的egg pain...
后來發現國外的 Netflix 網絡電視服務提供商的web app,全是HTML5實現的,而且2年前就跑在了250多種移動設備上,在40多個國家上市,UI非常流暢。所以覺得HTML5還是勉強有救的。
公司找了Netflix的資料,決定對自身的web app項目進一步優化,到目前為止效果非常明顯。不廢話了,以下就是優化點:
1、使用設置內聯樣式取代改變class,即直接設置style來改變樣式
這一點,我一開始也無法理解,但經過測試至少在硬件性能較差的移動版webkit內核瀏覽器上就是這樣的
2、有些css選擇器寫法會導到深度重繪,應避免這樣的css選擇器寫法,比如:
.list-showing #browse { … }
3、當webkit-transition中的duration屬性大於0時,在animation周期中會導致 重復多次重繪
4、reuse instead of allocate&destroy
重用代替重新申明創建和銷毀,重用已有的dom而不是創建新的刪除舊的,以減少dom樹的更新
5、don’t do in software what can be handled by hardware
能用硬件加速就用硬件加速,硬件加速方式直接就是paint出來,而非硬件加速方式則需要計算,渲染,再paint
6、以下幾個css屬性要注意
-webkit-gradient
-webkit-box-shadow
background-position
background-repeat
border
適當的選擇使用它們
7、靜態圖片渲染永遠快於css渲染
css需要通過cpu來繪制,一旦圖片下載完成,渲染速度永遠快於css實現的方式,css繪制 效果需要在布局上重新計算,渲染,繪制
8、盡量少做動畫,如果要,就使用transition
在各設備上支持的比較好;
對應的動畫屬性也較多;
渲染引擎會對此進行優化;
-webkit-transition-property: opacity, -webkit-transform; 這兩個屬性在硬件加速下不需要重繪
9、強制某些元素擁有硬件加速能力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Z(0);
而這個屬性就像是以前zoom:1那樣不會對效果產生任何引響,但確使對應的元素擁有了硬件回事能力
10、內存注意項
避免內存無限增長;
應最少的丟掉再創建元素(dom);
video設置為display:none可能會釋放掉內存;
對象太多會導致頻繁並且很慢的垃圾回收;
閉包什么的會導致內存持續上升;
11、層(我理解為div)
減少層的數量
層保持越小越好
盡量少的去更新層
合理組合層
=============================== i am 分割線 ====================================
如何使用調試工具來幫助優化?
開啟瀏覽器的調試功能safari (我的是在mac os上,windows上不知道有木有,好像safari6.0后windows上就木有了)
在safari中顯示debug菜單項,需要在terminal程序中輸入
defaults write com.apple.Safari \ IncludeInternalDebugMenu 1
然后就可以在safari菜單欄上看到多了一個debug選項
在debug菜單項內中找到show composition borders,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你的網頁各區域的狀態了
色塊說明:
1、紅色compositing layer
代表的是 組合層,左上角的數字代表recalculations重新計算次數
渲染層會被扁平化(像素化)為單一的圖片形式,有時會被映射到GPU紋理上
2、黃色container layer
代表內容層, 沒有紅色層 (no backing surface)-子元素為layer
3、青色overflow box
no backing surface-debugging tool.(不知道怎么翻譯,不過這個不影響)
4、綠色 tiled layer
layer寬或高大於1024px
chrome中也有類似的調試功能,(mac os, windows都有)
在chrome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 about:flags
然后把 composited render layer borders 這個選項 Enable
注:轉載請注明出處博客園:綠茶-續(偷飯貓)email: willian1234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