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ISPLAY變量的使用技巧


當你在一個純命令行模式的linux/unix主機上安裝一些軟件是,常用的是console mode。但是對於大多數屌絲來講,還是喜歡facetoface的GUI mode。所以在網絡上搜羅了一些信息,本文章除了基礎鋪墊外,主要想分享的是如何將顯示輸出到其他Xwindows機器上顯示GUI安裝過程。
such as:
export DISPLAY=192.168.11.11:0

 

 

在Linux/Unix類操作系統上, DISPLAY用來設置將圖形顯示到何處. 直接登陸圖形界面或者登陸命令行界面后使用startx啟動圖形, DISPLAY環境變量將自動設置為:0:0, 此時可以打開終端, 輸出圖形程序的名稱(比如xclock)來啟動程序, 圖形將顯示在本地窗口上, 在終端上輸入printenv查看當前環境變量, 輸出結果中有如下內容:
DISPLAY=:0.0
使用xdpyinfo可以查看到當前顯示的更詳細的信息.
DISPLAY 環境變量格式如下hostname: displaynumber.screennumber,我們需要知道,在某些機器上,可能有多個顯示設備共享使用同一套輸入設備,例如在一台PC上連接兩台CRT顯示器,但是它們只共享使用一個鍵盤和一個鼠標。這一組顯示設備就擁有一個共同的displaynumber,而這組顯示設備中的每個單獨的設備則擁有自己單獨的 screennumber。displaynumber和screennumber都是從零開始的數字。這樣,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 displaynumber、screennumber就都是0。 hostname指Xserver所在的主機主機名或者ip地址, 圖形將顯示在這一機器上, 可以是啟動了圖形界面的Linux/Unix機器, 也可以是安裝了Exceed, X-Deep/32等windows
平台運行的Xserver的Windows機器. 如果Host為空, 則表示Xserver運行於本機, 並且圖形程序(Xclient)使用unix socket方式連接到Xserver, 而不是TCP方式. 使用TCP方式連接時, displaynumber為連接的端口減去6000的值, 如果displaynumber為0, 則表示連接到6000端口; 使用unix socket方式連接時則表示連接的unix socket的路徑, 如果displaynumber為0, 則表示連接到/tmp/.X11-unix/X0 . screennumber則幾乎總是0.
如果使用su username或者su - username切換到別的用戶, 並且使用命令
export DISPLAY=:0.0
設置DISPLAY環境變量, 運行圖形程序(如xclock)時會收到如下錯誤:
Xlib: connection to ":0.0" refused by server

Xlib: No protocol specified
Error: Can't open display: :0.0
這是因為Xserver默認情況下不允許別的用戶的圖形程序的圖形顯示在當前屏幕上. 如果需要別的用戶的圖形顯示在當前屏幕上, 則應以當前登陸的用戶, 也就是切換身份前的用戶執行如下命令
xhost +
這個命令將允許別的用戶啟動的圖形程序將圖形顯示在當前屏幕上.
在2台Linux機器之間, 如果設置服務器端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中包含
X11Forwarding no
客戶端配置文件/etc/ssh/ssh_config包含
ForwardX11 yes
則從客戶端ssh到服務器端后會自動設置DISPLAY環境變量, 允許在服務器端執行的圖形程序將圖形顯示在客戶端上. 在服務器上查看環境變量顯示如下(這個結果不同的時候並不相同)
DISPLAY=localhost:10.0
在客戶機上用netstat -lnp可以看到有程序監聽了6010端口
tcp 0 0 127.0.0.1:6010 0.0.0.0:* LISTEN 4827/1
如果希望允許遠程機器上的圖形程序將圖形顯示在本地機器的Xserver上, 除了要設置遠端機器的DISPLAY環境變量以外, 還需要設置本地機器的Xserver監聽相應的TCP端口. 而現在的Linux系統出於安全的考慮, 默認情況下不再監聽TCP端口. 可通過修改/etc/X11/xinit/xserverrc文件, 將
exec /usr/bin/X11/X -dpi 100 -nolisten tcp
修改為
exec /usr/bin/X11/X -dpi 100
允許在直接使用startx啟動圖形時啟動對TCP端口的監聽.
修改/etc/kde3/kdm/kdmrc, 將
ServerArgsLocal=-nolisten tcp
修改為
ServerArgsLocal=
允許kdm作為顯示管理器時, 啟動會話時監聽相應的TCP端口.
修改/etc/gdm/gdm.conf, 在[Security]一節增加
DisallowTCP=false
或者在登陸窗口選擇"Options" -> "Configure Login Manager..."的Security頁面, 取消"Deny TCP connections to Xserver", 允許gdm作為顯示管理器時, 啟動會話時監聽相應的TCP端口.

附:
有如下幾種方法:
1.rlogin、rsh等r系列命令。因為有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現在基本上廢棄不用。 所以這里也不作詳細介紹
2.telnet。 telnet在linux和windows下均可用,只要打開相應的服務即可。telnet 的所有數據在網絡上都是明文傳輸,所以也有安全隱患,在實際的生產系統中也基本上廢棄不用,而轉用更安全的ssh。但是在某些場合,如內部局域網絡,telnet 還是有用武之地的。telnet使用方法:例如想連接到主機foobar上
telnet foobar
也可以直接使用ip:
telnet ip-of-foobar
之后輸入用戶名和口令之后就連接到了foobar上
3.ssh。ssh和telnet類似,但是數據在網絡上是加密后再傳輸的。
http: //www.linuxaid.com.cn/engineer/brimmer/html/ssh.htm
這個鏈接的文章講得很全面,比我寫的好:)
4. 遠程X。這利用了X Window窗口系統的網絡透明性,即,圖形程序的運行和顯示 可以在不同的主機上。這里首先要澄清兩個概念,即X Server和X Client。假設 xclock程序在主機A上運行,但是顯示在主機B上,那么誰是X Server,誰又是X Client呢?A是X Server,B是X Client?錯!正確的答案是,應用程序xclock是X Client,主機B是X Server。為什么呢?Server是提供“資源”的一方,而Client是使用“資源”的一方。對於窗口系統來說,“資源”就是顯示資源和輸入設備,如顯示器,鍵盤,鼠標等。主機B提供了這些資源,而應用程序xclock請求使用這些資 源,所以說xclock是X Client,主機B是X Server(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主機B上的 某個應用程序,例如/usr/X11R6/bin/X,他控制着B上這些硬件資源的分配和管理)。搞清楚了X Client和X Server的概念后,再來看一個重要的環境變量: DISPLAY,它指定了一個顯示設備,所有的圖形程序都將把自己顯示到這個設備上。DISPLAY的格式為:hostname:displaynumber.screennumber。hostname是一個主機名,或者是它的ip地址。為了理解后面的 displaynumber和screennumber,我們需要知道,在某些機器上,可能有多個顯示設備共享使用同一套輸入設備,例如在一台PC上連接兩台CRT顯示器,但是它們只共享使用一個鍵盤和一個鼠標。這一組顯示設備就擁有一個共同的displaynumber,而這組顯示設備中的每個單獨的設備則擁有自己單獨的screennumber。displaynumber和screennumber都是從零開始的數字。這樣,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displaynumber、screennumber就都是0。 hostname可以省略(但它后面的冒號不能省略),如果省略的話,則使用本機作為默認的hostname,即:m.n等價於 localhost:m.n。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使用遠程X的必需知識,如果我們想在遠程主機A上運行gimp程序,但是把它的顯示輸出到 本地主機B的屏幕上好供我操作的話,需要依次執行以下步驟:
1).在B上啟動一個X Server程序
2).在A上設定適當的DISPLAY變量,例如:export DISPLAY=B:0.0
3).在A上啟動gimp
PS:
1).如果無法使用A的物理控制台的話,例如A、B的物理距離很遙遠,可以使用 telnet、ssh等方法遠程登錄A來執行第2、3兩步,沒有任何區別。
2).注意,因為gimp是在B上顯示的,或者說它使用的是B上的X Server,所以A上完 全不需要運行着一個X Server,甚至根本不安裝也沒有任何關系。
3). 注意,並沒有要求B一定使用Linux或者UNIX操作系統,只要在他上面運行一個X Server即可。Linux下使用的X Server一般為XFree86,是一個免費的開源X Server。微軟
的windows下也有可用的X Server,例如X-Win32,Hummingbird Exceed等,但它們多為商業軟件。
你可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按照前面所述,似乎可以把一個X圖形程序顯示到網絡 中任何一個X Server上,這樣必將造成混亂。所以,X Window系統提供了權限控制 命令xhost,可以控制哪些機器能使用我這個X Server。xhost的使用很簡單,如果允許主機foo使用我這個X Server,可以使用"xhost +foo";如果不允許主機foo使 用我這個X Server,可以使用"xhost -foo";如果允許任何主機使用我這個X Server,簡單的"xhost +"即可;反之,"xhost -"將禁止任何主機使用我這個X Server。更進一步的使用可以參考xhost(1)。
4.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VNC也是C/S架構的東東,但是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值得注意,如果你在會話A中打開一個vnc server,那么vnc client連接上來后也會使用會話A,換句話說,vnc不會開啟新的會話。這樣導致的最直接后 果是,如果你是在一個X會話中開啟的vnc server,那么你會發現,你在本機上的 動作(例如移動鼠標、新開窗口等等)會如實的反映到vnc client那里,而同樣 的,如果在vnc client中移動鼠標,你會發現本機屏幕上的鼠標也會相應的移動。
linux下的vnc server程序叫做vncserver,client程序叫做vncviewer。首先啟動 server:
[leona@Ash]$ vncserver
You will require a password to access your desktops.
Password:
Verify:
New 'Ash:1 (leona)' desktop is Ash:1
Creating default startup script. /home/leona/.vnc/xstartup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home/leona/.vnc/xstartup
Log file is /home/leona/.vnc/Ash:2.log
vncserver會告訴你一個標志符,也就是
New 'Ash:1 (leona)' desktop is Ash:1
這一行中的"Ash:1","Ash"是運行vncserver的主機的主機名,換成相應的ip地址也沒有問題;"1"可以認為是啟動的vncserver 的序號(實際上是X Window的 displaynumber)(可以同時啟動多個vncserver)。如果是第一次啟動 vncserver,他會要求你設置一個口令,vnc client在連接這個server時必須提供 這個口令。這個口令在將來可以使用vncpasswd命令來修改。server成功啟動后就可以使用vnc client來連接了。連接時必須提供目標server的標志符,也就是前面 所說的"Ash:1":
[leona@Ash]$ vncviewer Ash:1
接着提供口令后就進入了會話。
如果想關閉一個vncserver,可以用命令vncserver -kill :id,這里的id就是 vncserver的序號。
windows 下也有vnc server和vnc client(見附件)。在安裝時可以把vnc server 注冊為系統服務。他的使用和在linux下類似,這里就不贅述。只是有一個地方需 要注意,windows下vnc server的標志符序號字段為0,不會為其他
值。
5.rdesktop。這是linux下的一個工具包,可以連接Microsoft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的終端服務(Terminal Services),以及Windows XP的遠程桌面服 務(Remote Desktop)。它的使用很簡單,這里以連接Windows XP的遠程桌面服務為例。首先在XP下啟用遠程桌面服務(注意,XP的HomeEdition沒有遠程桌面服務):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查看“遠程”tab頁,勾選“允許用戶遠程連接到這台計算機”,然后一路點擊“確定”即可。現在在linux機器上執行rdesktop hostname(在此之前請確定已經啟動X Window窗口系統),其中hostname為 windows機器的主機名或者ip地址。現在,你就可以登錄使用windows機器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