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心跳


心跳包就是在客戶端和服務器間定時通知對方自己狀態的一個自己定義的命令字,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發送,類似於心跳,所以叫做心跳包。
 
  用來判斷對方(設備,進程或其它網元)是否正常運行,采用定時發送簡單的通訊包,如果在指定時間段內未收到對方響應,則判斷對方已經離線。用於檢測TCP的異常斷開。基本原因是服務器端不能有效的判斷客戶端是否在線,也就是說,服務器無法區分客戶端是長時間在空閑,還是已經掉線的情況。所謂的心跳包就是客戶端定時發送簡單的信息給服務器端告訴它我還在而已。代碼就是每隔幾分鍾發送一個固定信息給服務端,服務端收到后回復一個固定信息如果服務端幾分鍾內沒有收到客戶端信息則視客戶端斷開。
 
  比如有些通信軟件長時間不使用,要想知道它的狀態是在線還是離線就需要心跳包,定時發包收包。發包方:可以是客戶也可以是服務端,看哪邊實現方便合理,一般是客戶端。服務器也可以定時發心跳下去。一般來說,出於效率的考慮,是由客戶端主動向服務器端發包,而不是服務器向客戶端發。客戶端每隔一段時間發一個包,使用TCP的,用send發,使用UDP的,用sendto發,服務器收到后,就知道當前客戶端還處於“活着”的狀態,否則,如果隔一定時間未收到這樣的包,則服務器認為客戶端已經斷開,進行相應的客戶端斷開邏輯處理。
 
心跳包之所以叫心跳包是因為:它像心跳一樣每隔固定時間發一次,以此來告訴服務器,這個客戶端還活着。事實上這是為了保持長連接,至於這個包的內容,是沒有什么特別規定的,不過一般都是很小的包,或者只包含包頭的一個空包。
      在TCP/IP的機制里面,本身是存在有心跳包的機制的,也就是TCP的選項:SO_KEEPALIVE。系統默認是設置的2小時的心跳頻率。但是它檢查不到機器斷電、網
線拔出、防火牆這些斷線。而且邏輯層處理斷線可能也不是那么好處理。一般,如果只是用於保活還是可以的。
    心跳包一般來說都是在邏輯層發送空的echo包來實現的。下一個定時器,在一定時間間隔下發送一個空包給客戶端,然后客戶端反饋一個同樣的空包回來
,服務器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收不到客戶端發送過來的反饋包,那就只有認定說掉線了。
    其實,要判定掉線,只需要send或者recv一下,如果結果為零,則為掉線。但是,在長連接下,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數據往來。理論上說,這個連
接是一直保持連接的,但是實際情況中,如果中間節點出現什么故障是難以知道的。更要命的是,有的節點(防火牆)會自動把一定時間之內沒有數據交互的
連接給斷掉。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心跳包了,用於維持長連接,保活。
    在獲知了斷線之后,服務器邏輯可能需要做一些事情,比如斷線后的數據清理呀,重新連接呀……當然,這個自然是要由邏輯層根據需求去做了。總的來
說,心跳包主要也就是用於長連接的保活和斷線處理。一般的應用下,判定時間在30-40秒比較不錯。如果實在要求高,那就在6-9秒.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