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font-family的中文字體
說到css中的font-family,相信很多朋友經常用,但不知道當你遇到引用中文字體的時候你會怎么寫?
最近特別關注了下,發現最常用的基本有三種類型:
- 1、直接中文;
- 2、英文形式;
- 3、unicode碼;
前面兩種形式很好理解,unicode碼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看基本定義:
Unicode(統一碼、萬國碼、單一碼)是一種在計算機上使用的字符編碼。它為每種語言中的每個字符設定了統一並且唯一的二進制編碼,以滿足跨語言、跨平台進行文本轉換、處理的要求。
更多內容請查看百度百科對Unicode的介紹。
介紹完方案,再談下使用。之前在看玉伯寫的一篇文章《中文字體在 CSS 中的寫法》 中提到:font-family中用到的宋體,“用 unicode 表示,不用 SimSun, 是因為 Firefox 的某些版本和 Opera 不支持 SimSun 的寫法”。我在網上搜索了下相關內容,大多都是摘抄這篇文章,並沒有提到具體哪個版本的Firefox和Opera會不支持英文的寫法。
對比下,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中文形式的方便記憶,但在不支持中文的系統或者編碼的頁面則無法正常顯示;英文形式的兼容了系統和編碼的問題,但不方便記憶,又可能有潛在的風險;unicode碼兼容行最好,但也存在記憶難的問題。
綜合權衡下,在性能和安全第一的條件下,還是推薦使用unicode碼。如果不是太嚴格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其他兩種。
下面整理下常用的各種字體的不同顯示形式,方便使用的時候查找:
中文名 | 英文名 | Unicode | |
---|---|---|---|
Windows | |||
* 宋體 | SimSun | \5B8B\4F53 | |
* 黑體 | SimHei | \9ED1\4F53 | |
* 微軟雅黑 | Microsoft YaHei | \5FAE\8F6F\96C5\9ED1 | |
微軟正黑體 | Microsoft JhengHei | \5FAE\x8F6F\6B63\9ED1\4F53 | |
新宋體 | NSimSun | \65B0\5B8B\4F53 | |
新細明體 | PMingLiU | \65B0\7EC6\660E\4F53 | |
細明體 | MingLiU | \7EC6\660E\4F53 | |
標楷體 | DFKai-SB | \6807\6977\4F53 | |
仿宋 | FangSong | \4EFF\5B8B | |
楷體 | KaiTi | \6977\4F53 | |
仿宋_GB2312 | FangSong_GB2312 | \4EFF\5B8B_GB2312 | |
楷體_GB2312 | KaiTi_GB2312 | \6977\4F53_GB2312 | |
Mac OS | |||
* 華文細黑 | STHeiti Light [STXihei] | \534E\6587\7EC6\9ED1 | |
* 華文黑體 | STHeiti | \534E\6587\9ED1\4F53 | |
華文楷體 | STKaiti | \534E\6587\6977\4F53 | |
華文宋體 | STSong | \534E\6587\5B8B\4F53 | |
華文仿宋 | STFangsong | \534E\6587\4EFF\5B8B | |
麗黑 Pro | LiHei Pro Medium | \4E3D\9ED1 Pro | |
麗宋 Pro | LiSong Pro Light | \4E3D\5B8B Pro | |
標楷體 | BiauKai | \6807\6977\4F53 | |
蘋果麗中黑 | Apple LiGothic Medium | \82F9\679C\4E3D\4E2D\9ED1 | |
蘋果麗細宋 | Apple LiSung Light | \82F9\679C\4E3D\7EC6\5B8B |
上表中標*為常用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