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生0.4kg左右的冷凝水,在潛熱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生0.8kg的冷負荷,冷凝水管的公稱直徑DN(mm),應根據通過冷凝水的流量計算確定。設計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時,必須認真考慮定期沖洗的可能性,並應設計安排必要的設施。冷凝水立管的頂部,應設計通向大氣的透氣管。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產生結露,必須進行防結露驗算。當冷凝水盤位於機組負壓區段時,凝水盤的出水口處必須設置水封,水封的高度應比凝水盤處的負壓(相當於水柱溫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應與大氣相通。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應保持不小於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許有積水部位。
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時,一班可以不進行防結露的保溫和隔汽處理,采用鍍鋅鋼管時,一般應進行結露驗算,通常應設置保溫層。
根據《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空調冷凝水管徑可按下表近似估算。
冷負荷 | ≤7 | 7.1~17.6 | 17.7~100 | 101~176 | 177~598 | 599~1055 | 1056~1512 | 1513~12462 | ≥12462 |
公稱直徑DN | 20 | 25 | 32 | 40 | 50 | 80 | 100 | 125 | 150 |
立管管徑的確定跟水平管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