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想到的貨幣改革


 

比特幣去中心化,是防止被發鈔機構濫發貨幣。

貨幣貶值,主要原因就是各國的發鈔機構在濫發貨幣,而濫發的貨幣就相當於從貨幣持有人那里征貨幣稅,導致貨幣價值降低。

要改革現狀,發揮貨幣更大的效能,我認為應該建立一種更加合理的發鈔機制。

假設發行1億“諾貝幣”,人們可以用人民幣一對一購買我這個貨幣和銷售我這個貨幣。

當諾貝幣銷售完畢后,宣布和人民幣脫離綁定,並禁止人民幣流通,而只能用諾貝幣流通,讓或諾貝幣成為市場流通的主要貨幣。

因為市場在發展,而諾貝幣總量不變,因此必然就導致物價下降,貨幣升值。

當物價下降到原來的1/10時,宣布發行10億“諾貝幣2.0版”,1諾貝幣兌10諾貝幣2.0,讓貨幣面值和商品價值的對應關系回復原位。

當兌換完畢,銷毀舊版“諾貝幣”。

 

貨幣的面值是衡量貨物的價值的尺度,本身是無價值的,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商品價值會越來越小,當小於一定程度面值就無法衡量價值過小的貨物,因此必須發行新鈔。而發行新鈔要不影響以往商品的價值,就必須“等價值交換”。貨幣面值變化是不影響尺度的,而濫發貨幣導致原有商品價值的蒸發(等於人們積累財富的蒸發),而現有商品價值不會因為貨幣數量變化而變化。這些才是影響尺度的行為。另一個影響價值的是生產力的發展,現有商品價值下降,等於提高貨幣持有人的購買力。

如我賣掉一頭牛,得了10諾貝幣,發鈔銀行狂印鈔,諾貝幣貶值,現在我要100諾貝幣才能購買一頭牛,也就是原來的10諾貝幣變成了1/10。

而我賣掉一頭牛,得到10諾貝幣,現在100諾貝幣2.0我才能購買一頭牛,但是我能1諾貝幣換10諾貝幣2.0,也就是1/10*10 = 1,價值不變。

假如我賣掉一頭牛,得到10諾貝幣,但是牛的產量突然下降了許多,導致100諾貝幣才能買一頭牛。物價變了,但是貨幣的尺度沒變,只是牛價變了,其他商品還是原價,因此我這10諾貝幣雖然無法再買一頭牛,但是大多數情況還是等於10諾貝幣。貨幣的購買力會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緩慢提高,因此我賣掉牛這個決定,始終是對的。

人們從生產力提高中得到“貨幣升值”的回報,這種紅利導致人們更加樂於交易商品,而不是持有商品。貨幣的價值穩定也讓人們的生產熱情得到促進,生產更多商品換取貨幣持有。

 

總結:價值不變但是可以用新的面值,數字更加符合當前的生產力情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