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的在線重定義表功能
在一個高可用系統中,如果需要改變一個表的定義是一件比較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對於7×24系統。Oracle提供的基本語法基本可以滿足一般性修改,但是對於把普通堆表改為分區表,把索引組織表修改為堆表等操作就無法完成了。而且,對於被大量DML語句訪問的表,幸運的是,Oracle從9i版本開始提供了在線重定義表功能,通過調用DBMS_REDEFINITION包,可以在修改表結構的同時允許DML操作。
在線重定義表具有以下功能:
-
修改表的存儲參數;
-
可以將表轉移到其他表空間;
-
增加並行查詢選項;
-
增加或刪除分區;
-
重建表以減少碎片;
-
將堆表改為索引組織表或相反的操作;
-
增加或刪除一個列。
調用DBMS_REDEFINITION包需要EXECUTE_CATALOG_ROLE角色,除此之外,還需要CREATE ANY TABLE、ALTER ANY TABLE、DROP ANY TABLE、LOCK ANY TABLE和SELECT ANY TABLE的權限。
在線重定義表的步驟如下:
1.選擇一種重定義方法:
存在兩種重定義方法,一種是基於主鍵、另一種是基於ROWID。ROWID的方式不能用於索引組織表,而且重定義后會存在隱藏列M_ROW$$。默認采用主鍵的方式。
2.調用DBMS_REDEFINITION.CAN_REDEF_TABLE()過程,如果表不滿足重定義的條件,將會報錯並給出原因。
3.在用一個方案中建立一個空的中間表,根據重定義后你期望得到的結構建立中間表。比如:采用分區表,增加了COLUMN等。
4.調用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過程,並提供下列參數:被重定義的表的名稱、中間表的名稱、列的映射規則、重定義方法。
如果映射方法沒有提供,則認為所有包括在中間表中的列用於表的重定義。如果給出了映射方法,則只考慮映射方法中給出的列。如果沒有給出重定義方法,則認為使用主鍵方式。
5.在中間表上建立觸發器、索引和約束,並進行相應的授權。任何包含中間表的完整性約束應將狀態置為disabled。
當重定義完成時,中間表上建立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將替換重定義表上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將在重定義表上enable。
6.(可選)如果在執行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過程和執行DBMS_REDEFINITION.FINISH_REDEF_TABLE()過程直接在重定義表上執行了大量的DML操作,那么可以選擇執行一次或多次的SYNC_INTERIM_TABLE()過程,以減少最后一步執行FINISH_REDEF_TABLE()過程時的鎖定時間。
7.執行DBMS_REDEFINITION.FINISH_REDEF_TABLE()過程完成表的重定義。這個過程中,原始表會被獨占模式鎖定一小段時間,具體時間和表的數據量有關。
執行完FINISH_REDEF_TABLE()過程后,原始表重定義后具有了中間表的屬性、索引、約束、授權和觸發器。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在原始表上處於enabled狀態。
8.(可選)可以重命名索引、觸發器和約束。對於采用了ROWID方式重定義的表,包括了一個隱含列M_ROW$$。推薦使用下列語句經隱含列置為UNUSED狀態或刪除。
ALTER TABLE TABLE_NAME SET UNUSED (M_ROW$$);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UNUSED COLUMNS;
下面是進行重定義操作后的結果:
原始表根據中間表的屬性和特性進行重定義;
START_REDEF_TABLE()和FINISH_REDEF_TABLE()操作之間在中間表上建立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現在定義在原始表上。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在原始表上處於enabled狀態。
原始表上定義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建立在中間表上,並會在刪除中間表時刪除。原始表上原來enabled狀態的索引,建立在中間表上,並處於disabled狀態。
任何定義在原始表上的存儲過程和游標都會變為INVALID,當下次調用時后自動進行編譯。
如果執行過程中出現錯誤或者人為選擇退出的話,可以執行DBMS_REDEFINITION.ABORT_REDEF_TABLE()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