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給出效果圖:

1、實現方法一: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1" style="background-color:#a0c6e5">
實現原理:利用table的單元格之間的間距(cellspacing)和table的背景色來實現
2、實現方法二: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a0c6e5" style="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td style="border: solid 1px #a0c6e5; height: 20px;">
</td>
<td style="border: solid 1px #a0c6e5; height: 20px;">
</td>
<td style="border: solid 1px #a0c6e5; height: 20px;">
</td>
</tr>
</table>
實現原理:利用table的border,bordercolor="#a0c6e5"實現table的邊框,但是此時的邊框太粗,
這時就可以用到style屬性里的border-collapse:collapse樣式
二、表格內部分隔線的屬性
起作用的是rules這個參數,它有三個值(cols,rows,none),當rules=cols時,表格會隱藏橫向的分隔線,也就是我們只能看到表 格的列;當rules=rows時,就隱藏了縱向的分隔線,也就是我們只能看到表格的行;而當rules=none時,縱向分隔線和橫向分隔線將全部隱 藏,我們就只能看到一個表格的外框了。看一下下面的對比效果你就會明白的
|
這是最普通的表格形式 | |||||||||
|
這是隱藏了橫向分隔線的表格,即rules=cols | |||||||||
|
這是隱藏了縱向分隔線的表格,即rules=rows | |||||||||
|
這是隱藏了所有內部分隔線的表格,即rules=none |
三、表格外部分隔線的屬性
表格外邊框的顯示與隱藏,是可以用frame參數來控制的。注意:只對表格的外邊框起作用,對內部邊、線不起作用
只顯示上邊框 <table frame=above>
只顯示下邊框 <table frame=below>
只顯示左、右邊框 <table frame=vsides>
只顯示上、下邊框 <table frame=hsides>
只顯示左邊框 <table frame=lhs>
只顯示右邊框 <table frame=rhs>
不顯示任何邊框 <table frame=void>
看一下對比效果吧:
|
這是最普通的表格形式 | |||||||||
|
這是只顯示上邊框的表格,即frame=above | |||||||||
|
這是只顯示下邊框的表格,即frame=below | |||||||||
|
這是只顯示左、右邊框的表格,即frame=vsides | |||||||||
|
這是只顯示上、下邊框的表格,即frame=hsides | |||||||||
|
這是只顯示左邊框的表格,即frame=lhs | |||||||||
|
這是只顯示右邊框的表格,即frame=rhs | |||||||||
|
這是不顯示任何邊框的表格,即fra |
程序員的基礎教程:菜鳥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