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Shell入門(四):如何高效地使用交互式運行環境?


  在開始關於腳本、對象和遠程處理等復雜的功能之前,一直想再寫一篇關於交互式運行環境的文章。因為我覺得這很重要,但是有什么是不重要呢?:)所以,說到底可能是個人喜好吧,我就是特別喜歡這種立等可取的交互方式。

  如何高效地使用PowerShell的交互式運行環境呢?所謂“高效”,既跟使用這個工具的熟練程度有關,也跟使用這個工具的習慣有關。習慣有無意中養成的,也有主動養成的。如果你恰好玩PowerShell不久,那么就從現在開始主動養成一些好習慣吧。

多用Tab鍵

  在運行環境中,Tab鍵有補全內容的作用。除了可以像Cmd那樣補全子目錄和子文件,還可以補全PowerShell的Cmdlet、函數以及參數等等。這個確實很好用,比如說運行腳本文件必須在腳本名稱前加上“.\ ”,否則你即使打全了腳本文件名,也照樣執行不了;而你打出腳本文件名的前幾個字母,按Tab鍵后,腳本就會補全成可以執行的樣子。是不是很帥?但是有兩點需要注意:

  1、你打出的(文件、命令等的)前幾個字母應該具有區分性的,否則的話可能會遍歷所有匹配的文件、文件夾和命令;

  2、寧肯少打,不要打錯,否則就啥也找不到了;

常用Alias

  使用Alias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另一個有效方式。這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Alias一般都是熟悉的命令方式,不管是尋找合適的命令,還是把合適的命令打出來,都會比較順手;

  2、Cmdlet因為結構的問題,一般都比較長,而且dash(橫杠)不在字母區域,敲擊這個鍵也會降低工作效率,而Alias一般就是兩三個字母,既短又好敲,剛好彌補了Cmdlet的缺陷。

  此外,這里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則:以交互式工作時,盡量多使用Alias;寫腳本的時候,要盡量少用,甚至不用Alias。這是因為,以交互方式運行命令完成工作時,所輸入的命令以及期望的結果只與使用者有關,一般不需要跟別人共享,當然以效率為上;而腳本一般會被使用較長時間,並且會多人被維護,可讀性相比效率更加重要。

將戰場從Cmd轉移到PowerShell

  想要接觸PowerShell的人,一般就是使用Cmd命令行比較多的人。工具用得久了,自然親切,不願放下。但要跟上時代,充分受益於當下的成果就要用於離開舒服的區域,嘗試新事物。拿到這里來說,就是要將自己的主要工作環境從Cmd命令行轉移到PowerShell上來。

  一般來說,使用PowerShell不比Cmd命令行復雜。比如說,你在要看一下現正在使用的機器上的IP。你以前可能是先按Windows鍵+R鍵,然后輸入cmd,回車,ipconfig,回車就可以了,整個下來只有幾秒鍾的時間。現在呢?只是把cmd換成powershel,也很快。但有時會稍微麻煩一些。比如說,以前在命令行里輸入dir /ad來查看所有子文件夾,現在要輸入dir | ? {$_.mode –like “d*”}。輸入稍微多了些,但這是熟悉這個工具的畢竟之路。最不濟,如果你很着急執行一個命令,但是powershell命令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那么就在PowerShell中輸入“cmd /c 命令”,例如查找當前目錄下隱藏文件的命令:cmd /c dir /ah。總之,要多玩PowerShell,玩多了才能熟,熟才能生巧。

結語

  交互式運行環境是PowerShell的基礎和根本。它使着順手了,你才會走得更遠,想的更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