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1.http://blog.csdn.net/believefym/article/details/1836162
2.http://www.yunsec.net/a/school/ymbc/C/2009/1027/1243.html
## 連接符號由兩個井號組成,其功能是在帶參數的宏定義中將兩個子串(token)聯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子串。但它不可
以是第一個或者最后一個子串。所謂的子串(token)就是指編譯器能夠識別的最小語法單元。具體的定義在編譯原理里有詳盡的
解釋,但不知道也無所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連接符是把傳遞過來的參數當成字符串進行替代。下面來看看它們是怎樣工作
的。這是MSDN上的一個例子。
假設程序中已經定義了這樣一個帶參數的宏:
#define paster( n ) printf( "token" #n " = %d", token##n )
同時又定義了一個整形變量:
int token9 = 9;
現在在主程序中以下面的方式調用這個宏:
paster( 9 );
那么在編譯時,上面的這句話被擴展為:
printf( "token" "9" " = %d", token9 );
詳細解說:#n 相當於 “n”, token##n 相當於token9,須注意##不能當成兩個#,他們意義是不同的。
注意到在這個例子中,paster(9);中的這個”9”被原封不動的當成了一個字符串,與”token”連接在了一起,從而成為了
token9。而#n也被”9”所替代。
可想而知,上面程序運行的結果就是在屏幕上打印出token9=9
注意##和#的使用場合,不能亂用。
# —— 字符串
##——連接兩個參數
實例: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TEST(pid) (cout<<para##pid<<endl)#define TEST2(p) (cout<<#p<<endl)int _tmain(int argc,TCHAR ** argv){int para3 = 3;
int para2 = 2;
TEST(2); //cout<<para2<<endl; 輸出:2
TEST(3); //cout<<para3<<endl; 輸出:3
TEST2(test) ;//cout<<"test"<<endl; 輸出:test
TEST2("test2"); //cout<<""test2""<<endl; 輸出:“test2”return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