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置要多少功率的電源?電源功率越大越好嗎?


      現在的中高端顯卡一般都帶6P或是8P的獨立電源接口,對電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朋友都會擔心自己選購的電源夠不夠用,再加上JS的一些鼓吹,很多朋友就會花很多冤枉錢。要想自己的電腦用得爽,性價比又高,就必定要自己下功夫了解JS手段,消費得明明白白。

一台電腦到底要配多少功率的電源?是否越大越好呢?大家可以自己用功率計算器計算一下!

http://www.belson.com.cn/pwcount/pwcount.asp

電源的功率分類:

額定功率:環境溫度在-5~50度之間,輸入電壓在180V~264V之間,電源可以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功率。不過額定功率並不能很好反映電源的實際負載能力。

最大功率:環境溫度在25度左右,輸入電壓在220V~264V之間,電源可以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功率。最大功率通常又稱為輸出功率,通常要高於額定功率幾十瓦。

峰值功率:電源在極短時間內能達到的最大功率,時間僅能維持30秒左右。峰值功率和電腦冷啟動時需要的最大功率有關。

      如圖所示,電源外殼上我們經常看到的 max power並不是峰值功率,而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額定功率。電源一般不標峰值功率,如果要標識峰值功率,是peak power。一些人由於看到max ,認為max power是峰值功率,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有時候額定功率會標為RATED POWER。

      只有額定功率和最大功率才有意義,而最大功率通常被稱為輸出功率。所以,同樣說一個電源的功率卻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有些商家就會拿這個來忽悠人,拿峰值400W的電源按額定400W電源的價格出售,購買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峰值功率是沒多大意義的,畢竟一個電源不可能一直保持峰值功率穩定輸出。

實例分析:

配件    品牌型號                                                      單價

CPU    AMD Phenom II X6 1055T/盒裝                      1170元

主板    映泰 TA880G+                                             499元

內存    金士頓 DDR3 1333 2G*2(條)                      140×2=280元

硬盤    西部數據 1TB SATAII 32M(WD10EALS)/藍盤    370元

顯卡    迪蘭恆進HD5850恆金1G                                 1099元

聲卡    集成

刻錄機  先鋒 DVR-219CHV                                        199元

鍵鼠套裝 羅技G1游戲套裝                                          199元

顯示器   AOC 2341V                                                999元

機箱   開拓者P100紅魔版(RC-P100-RKN2)                   459元

電源   酷冷GX550W(RS-550-ACAA-E3)                     599元

 

總價: 5800元左右

      AMD 3A平台經歷了三代:蜘蛛→龍→獅子,這套第三代的獅子平台功耗滿載時為361W-23W=338W(光驅玩游戲時一般不用),正好處在酷冷至尊GX 550W電源具有最佳轉換效率的負載(338W/550W=61%)比例中,可以最大化發揮這款電源的轉換效率,節約電費。況且一般電源高負載情況下的轉換效率會降低,負載低一些還可以降低電源風扇轉速,降低噪音和溫度,帶來更健康舒適的環境,電源壽命也會延長。

 

電源負載決定電源溫度,電源溫度決定風扇轉速。

      GX550單路12V的輸出電流最大可以達到44A。44A>28.93A,留有的余地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也沒有必要買很大功率的電源,例如850W、1000W,畢竟電源功率越高,售價越高,玩家就得多掏人民幣。

下圖是按85%轉換效率GX550電源簡易說明圖

輸入功率x電源轉換效率=輸出功率

      所以電源不是功率越大越好,而是越適合你的平台越好,不一定要很高的功率,但是也不能低於平台的最低要求,這樣運行會不穩定。先把整個平台的功耗了解清楚,再在這個基礎上加50~100W就正好是你所需要的電源功率,切忌不要盲目追風,功率越大的電源不一定最適合你的平台。

      最后選購電源不單單要看總功率還要看12V輸出,因為目前的CPU以及顯卡這兩個耗電大戶都是依賴12V輸出。INTEL ATX2.3/2.31版電源規范中的技術說明,中高端電源需采用雙路+12V設計;

      其中+12V1給顯卡供電,+12V2給CPU供電、主板等供電,而INTEL推出的i3整合了GPU,此時對+12V2給CPU供電要求高出了1-3A,選購電源時需留意。

      那么比平台高50~100W,會不會更費電?我可以告訴大家,功率高了不會更費電。因為電源的額定功率是指最大的持續輸出功率,表明一個最大的輸出能力。實際耗電還是要取決於其它配件的功耗和電源本身的轉換效率,而跟電源的額定功率並沒有多少關系。

      而且,有的時候適當的提高電源的檔次,會因為轉換效率的提高,反而更加省電。打個簡單的比喻:你家里換了一個更粗更高級的水龍頭,當然不能說就一定會更費水。還是你用多少水,才會交多少水費。說不定新水龍頭因為解決了之前的細水龍頭的漏水問題,還更省水了呢。

      那么,單純從省電費的角度來說,多大功率的電源合適呢?一般來說,電源在20%負載以上才會有較好的轉換效率,並在40%-60%左右達到峰值。因此主機空閑狀態下功率不低於整個電源的20%,滿載狀態下不超過60%太多,則是最為理想的。所以說選電源額定功率,不是把配件所有最大功耗簡單加起來這么容易。

 

當然選擇電源時,細心的話,會發現除了功率,還得再考慮其他各個方面。例如:

1、龍影模組化600W (RS-600-AMBA-D3 ) 官網報價699元, 5年質保,80Plus認證。

2、龍影金牌600W(RS-600-80GA-D3) 官網報價999元。

由於篇幅所限,這篇文章主要從功率方面考慮了電源的選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