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est是go語言自帶的測試工具,其中包含的是兩類,單元測試和性能測試
通過go help test可以看到go test的使用說明:
格式形如:
go test [-c] [-i] [build flags] [packages] [flags for test binary]
參數解讀:
-c : 編譯go test成為可執行的二進制文件,但是不運行測試。
-i : 安裝測試包依賴的package,但是不運行測試。
關於build flags,調用go help build,這些是編譯運行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參數,一般設置為空
關於packages,調用go help packages,這些是關於包的管理,一般設置為空
關於flags for test binary,調用go help testflag,這些是go test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參數
-test.v : 是否輸出全部的單元測試用例(不管成功或者失敗),默認沒有加上,所以只輸出失敗的單元測試用例。
-test.run pattern: 只跑哪些單元測試用例
-test.bench patten: 只跑那些性能測試用例
-test.benchmem : 是否在性能測試的時候輸出內存情況
-test.benchtime t : 性能測試運行的時間,默認是1s
-test.cpuprofile cpu.out : 是否輸出cpu性能分析文件
-test.memprofile mem.out : 是否輸出內存性能分析文件
-test.blockprofile block.out : 是否輸出內部goroutine阻塞的性能分析文件
-test.memprofilerate n : 內存性能分析的時候有一個分配了多少的時候才打點記錄的問題。這個參數就是設置打點的內存分配間隔,也就是profile中一個sample代表的內存大小。默認是設置為512 * 1024的。如果你將它設置為1,則每分配一個內存塊就會在profile中有個打點,那么生成的profile的sample就會非常多。如果你設置為0,那就是不做打點了。
你可以通過設置memprofilerate=1和GOGC=off來關閉內存回收,並且對每個內存塊的分配進行觀察。
-test.blockprofilerate n: 基本同上,控制的是goroutine阻塞時候打點的納秒數。默認不設置就相當於-test.blockprofilerate=1,每一納秒都打點記錄一下
-test.parallel n : 性能測試的程序並行cpu數,默認等於GOMAXPROCS。
-test.timeout t : 如果測試用例運行時間超過t,則拋出panic
-test.cpu 1,2,4 : 程序運行在哪些CPU上面,使用二進制的1所在位代表,和nginx的nginx_worker_cpu_affinity是一個道理
-test.short : 將那些運行時間較長的測試用例運行時間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