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碼率,不是編碼速率,是指36.104中annex A中的coderate。
搜了下網上有比較好的解釋:
1.213中CQI對應的表中計算上行碼率時 用一個PRB承載的比特數/1024 ,請問此時的1024是什么意思?
答:你這個問題問出來答案就是:1024是一個進制換算啊。
碼率是用計算吞吐率的,一個PRB承載的碼率在不同的MCS等級下是不同的,MCS等級越高,PRB承載的碼率也越高。是決定系統使用MCS等級的一個關鍵因素又是SINR。
舉例:在某點,無線環境足夠好,可以使用最高等級的MCS,如果沒記錯在使用最高等級的MCS時每個PRB承載的bit數在800bit左右。
那么終端在這點可以獲得的速率=調度的RB數*800bits*(1-控制信道開銷)*MIMO增益
-通常情況下10M帶寬CFI=2條件下控制信道占的開銷是23% 左右
-2*2MIMO模式在SINR值足夠好的條件下可以獲得的最大增益為1.8db(也就是我們說的RI=2或者雙流),
-假設這個小區只有這一個用戶,那么10M帶寬小區資源是50個RB可以全部分配給這個用戶。
速率=調度的RB數*800bits*(1-控制信道開銷)*MIMO增益=55440bits
你說的1024就出現了,55440bits/1024bits/Kb=54.14Kbits
因為上算計算的時候是按照時隙來計算的,也就是時間軸上是取的1毫秒=0.001秒。實際上這個用戶的速率=54.14Kbits/0.001=54Mbps,,也就是說10M帶寬的小區單用戶最大速率在54M左右。
2.在36.104-850中給定的Fixed Reference Channels fo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64QAM 5/6)中給定如下參數:
Reference channel A5-1
Allocated resource blocks 1
DFT-OFDM Symbols per subframe 12
Modulation 64QAM
Code rate 5/6
Payload size (bits) 712
Transport block CRC (bits) 24
Code block CRC size (bits) 0
Number of code blocks - C 1
Coded block size including 12bits trellis termination (bits) 2220
Total number of bits per sub-frame 864
Total symbols per sub-frame 144
不知道這里的code rate 5/6是如何得來的?
求高人指點!!!
答:(Payload size (bits) + Transport block CRC (bits) )/ Total number of bits per sub-frame
(712+24)/864 約等於 5/6, 其實這個5/6並不是一個精確的值,是一個大概的值。
因為LTE的TBS查表不再完全按照編碼率來做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