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算法的特性


算法特性:

(1)有窮性。

(2)確定性。

(3)有零個或多個輸入。

(4)有一個或多個輸出。

(5)有效性。

2、4怎樣表示一個算法

算法:可以用不同道方法表示。我們常用的表示方法:自然語言、傳統流程圖、結構化流程圖、偽代碼等。

(1)自然語言

 

(2)用流程圖表示
 

如算法(上一節)里面例題的流程圖:

通過例子可以看出流程圖的表示算法,一個流程圖包含:

(1)表示相應操作的框。

(2)帶箭頭的流程線。

(3)框內外必要的文字說明。

 提示流程線不要忘記畫箭頭,因為它是反映流程的執行先后次序的,如不畫出箭頭就很難判斷各框的執行次序。

用流程圖表示算法直觀形象,比較輕清楚地顯示出各個框之間的邏輯關系。

2、3基本結構和改進的流程圖

1、傳統流程圖的弊端

         傳統的流程圖用流程線指出各框的執行順序,對流程線的使用沒有嚴格的限制。因此,使用者可以毫不受限制地使流程隨意地轉來轉去,使流程圖變得毫無規律,讓讀者花很的大精力去追流程,使人難以理解算法的邏輯。

2、基本結構

        (1)順序結構。            (2)選擇結構。             (3)循環結構            1.當(while)型循環結構            2.直到(until)型循環結構

提示:如果遇到循環問題即可以用當型循環來處理,也可以用直到型循環來處理。

以上三種結構,有以下共同特點:

1.只有一個入口。

2.只有一個出口。

3.結構內的每一部分都有機會被執行到。(也就是說,對每一框來說,都有一條從入口到出口的路徑通道。)

4.結構內部不存在"死循環"(無終止的循環)。

2.4用N-S流程圖表示算法

            1973年美國學者I.Nassi和B.Shneiderman提出了一直新的流程圖形式。這種流程圖中,完全去掉了帶箭頭的流程線。全部算法寫在一個矩形框內,在該框內還可以包含其他的從屬與它的框,或者由一些基本的框組成一個大的框。這種流程圖又稱N-S結構化流程圖。

N-S流程圖用以下的流程圖符號。

1.順序結構             2.選擇結構               3.循環結構             (3.1)直到型循環結構

2.5  用偽代碼表示算法

偽代碼:是用於介於自然語言和計算機語言之間的文字何和符號的描述算法。

例如上2.2例題,

1.開始         2.置t的初值為1            3.置i的初值為2             4.當i<=5;執行操作        使t=t*i         使i=i+1        (循環體到此結束)         5.輸出t的值            6.結束

或1=t              2=i                  while i<=5              (t*i=t         i+1=i)            print  t

2.6     用計算機語言表示算法

算法:1.設計算法       2.實現算法

設計算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算法。

2.7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一個結構化程序就是用高級語言表示的結構化算法。

用2種基本結構化組成的程序必然是結構化程序,這種程序便於編寫、便於閱讀、便於修改和維護。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基本思路:把一個復雜的問題是求解過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處理的問題都控制在人們容易理解和出來的范圍內。

采取以下方法來保證得到結構化的程序:

(1)自頂向下              (2)逐步細化               (3)模塊化設計                 (4)結構化編碼

編碼:就是將以設計號短發用計算機語言來表示,即根據已經細化的算法正確地寫出計算機程序。

不足或不正確的地方還請指正,謝謝各位的關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