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TechEd 2012之技術熱點


每一年,Micorsoft都召開TechED來宣講一年來的微軟技術,既是一個總結,也是微軟展示和推廣各項技術的重要平台。2012年的TechED也不例外,不過,比往年晚了一些。

今年歷數微軟的技術,可以分為幾個大類:

Microsoft Azure:

微軟雲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包括企業級的私有雲技術和公有雲技術,從設計、開發、部署、運維各項功能來看,都比較完善。除了最早的提供PaaS解決方案,為應用程序提供托管與運行服務外,目前還可以提供向LaaS的雲服務模式,即客戶可以自行建立虛擬機,這樣就極大的方便了現有系統性雲平台遷移的工作。盡管不是新技術了,但從許多的案例中可以分享到很多的技巧,還是比較有收獲的。

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混合雲”,既有公有雲也有私有雲,能夠盡可能的滿足各種企業需求。對於既要求服務器自主控制又需要利用雲系統的強大可擴展性的企業,以前無法實現的需求,現在可以使用微軟的私有雲;對於那些不想自主管理服務器的企業,可以將服務托管到微軟的共有雲上;甚至,對於那些有混合需求的企業,甚至可以既使用公有雲也使用私有雲,而且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還可以保持互聯互通。除了混合的概念,這次微軟的雲還可以提高多樣化的服務。除了最原始的雲服務外,還有虛機服務、web站點托管、大數據處理等等,似乎只有你沒想到的沒有人家沒提供的。以前很難直接部署到雲上的既存應用,現在應該很容易就可以遷移上去了。

Windows 8 Application:

最早叫Metro Style Application,現在改成Windows Store Application。這是基於WinRT平台上的應用,算是比較新的東西。但是講的不多。畢竟Surface才出來不久,不過已經有不少開發者在轉向WinRT、WinJS平台。預計在不久的將來,Windows 8 Store Application將在WinRT和WinJS強大的技術推動力下,吸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殺入個人電子消費品的廣闊市場。Windows應用商店將會與蘋果分庭抗禮。

Windows Phone 8:

這是微軟的重點推廣技術,也是!聽了一些課程,微軟的人員在反復強到這是新的創業機會。包括Kinect在內,這些技術的生態環境和開發技術還不夠成熟,也許還要1~2個版本以后才能真正進入實用階段。不過微軟對小微企業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相當力度的支持,包括進駐微軟大樓辦公。

Office:

包括Office365,Office Store等等,將微軟的很多服務集成起來,比如:企業門戶(SharePoint Server)、文檔編輯(Office)、郵件服務(Exchange server)、即時通訊(Lync Server)完全整合在一起,通過桌面應用、移動終端應用實現了辦公服務的信息共享。同時提供雲模式運行的版本,支持執行客戶分布式業務處理。在辦公自動化方面已經完全成熟了。

開幕式時的新版office展示,一些新特性似乎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excel可以插入在線地圖,outlook可以在線預訂機票,sharepoint可以支持全文檢索。現在比較熱門的移動互聯應用,微軟似乎也在朝這個方向靠攏。App應用而不是傳統的Application應用,這個概念在各個宣講課程中反復強調。新版的sharepoint完全按照App的概念進行架構,將各種App應用組合在一起,統一以web頁面的形式展示,這就形成了一個新的sharepoint。office365,似乎就是一個web版的office。另外,微軟還推出了sharepoint應用在線商店以及office應用在線商店,似乎是想走蘋果的路子。這個路子能不能走好,就看能不能吸引足夠多的開發者參與其中了,可能會比較難吧。

SQL Server:

新的SQL Server 2012支持了大數據技術方案,Hadoop這項技術同樣也被微軟拿來啦。而且提供雲模式運行的版本,支持執行客戶分布式業務處理。但是,會議上沒有很多的實際解決方案來分享,僅僅是解釋和羅列了一些Feature。

 

除了這些技術之外,最讓外人關心的是微軟的技術路線圖到底是什么。眾所周知,微軟開發平台有三個:.NET、WinRT、WP8。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支持多個終端的話,一個應用需要寫三個實現。並且,WinRT和WP8應用必須要通過Store發布,還是兩個Store。這多少讓開發者產生一些困惑。從這次會議上,我們沒有看到答案。因為Silvierlight的影響還在。那么,這次要跟哪個方向呢?我覺得未來的格局是:.NET繼續鞏固商用軟件陣地,對企業級軟件市場不斷優化,發揮穩定、成熟、健壯、易用的特點,同時提高性能及外觀表現,改變傳統觀念對微軟產品性能的定義-重!同時,WinRT則推動Windows 應用商店的發展,加上WP8和Surface終端的推動,進攻個人電子消費品領域。怎么選,相信各位看官心里已經有譜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