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在大學里究竟應該學習什么?


近來在CSDN結識了賀利堅老師,並仔細的讀了一下賀老師的博客,感覺賀老師是非常負責的一個大學老師,在他的博客中看到了很多他和大學生的交流。

這就促使我開始思考,如果大學再來一遍,我也還是想做軟件,那我應該在大學里學點什么?

最終我決定把想到的東西寫下來,希望能對在校的人有點幫助。

 

首先我們得知道這問題的答案是個變量,他依賴於你的目標和天資能力,絕不唯一。當然大學的課程設置往往是唯一的,所以會有點矛盾。

這里最關鍵的東西是目標,大學學習只是達成最終目標高度的一個環節,他應該為最終目標服務。

 

當然大學生很難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究竟在那里,但要總歸要大致知道自己的方向。

這個之所以關鍵是因為,這直接決定你應不應該學習某個東西。我是在做了很多年軟件后,才發現軟件和軟件的差別其實比馬和牛的差別還要大。

 

用流行的分類方法比如:前端開發、后端開發、.net開發,Java開發等會讓人迷失焦點,

所以我一直覺得Barry W Boehm在《軟件成本估算:COCOMOII模型方法》里的分類方法對學習更有幫助。

在這個分類方法里軟件被分了三層:最底層是基礎結構型(平台)軟件的開發;中間層次是開發工具、系統集成、中間件;最上層是終端用戶編程,也可以理解為一般應用的開發。

同時作者還補充了份數據說:在2005年95%的美國程序員是在做終端用戶編程。

 

這似乎把話題扯開了,但其實不是,關鍵要大致定位下自己的方向。因為對於目標是基礎結構的程序員和目標是一般應用的程序員,他們要學習的東西差別很大。

Donald Knuth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不是沒用,但如果你花了2年把他啃了一遍回頭專門做應用開發,那它真的用處不大。

至少和一個精通具體語言、框架、設計模式、面向對象、UML的人比只是鑽研了《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的人反倒是在劣勢,雖然可能后者更花時間。

反過來講則是在算法密集型的工作里,那優劣情形就會掉過來。

無疑的什么都精通最好,但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軟件相關的知識是無限的,所以把學習聚焦在自己的目標上非常關鍵。

 

而目標是什么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形來定。

假設說你真的感覺自己的能力挺好,就想做基礎結構型的東西,去做MapReduce,去做操作系統等等,那首先要認識到的是干這個的人很少,競爭很激烈。

如果說在2005年美國只有5%的程序員是干這個的,那我估計今天在中國也頂多是這么個比例。

個人感覺,大學的計算機課程還真都是往這個方向培養人的,一旦真的走這個方向,那么大學的計算機課程還真用的上。需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當然只上課也不行,把課上學的東西實踐起來也很關鍵(比如開源項目)。

這里麻煩的事情是,干這個的可能只有5%,很多人即使很努力也不一定擠的上去。

 

那么假設說一個人很現實,說:國內排名靠前的幾所學校湊湊也就5%了,競爭太激烈,我不選這個目標方向,我還是95%里做做吧,那這個時候我應該學什么?

我個人認為主要要學好一些比較硬的,需要大塊時間學習的東西,而不要在花里胡哨的東西上多費時間。

硬的東西是指:

  • 數據結構和基本算法。

不管是不是做基礎結構性軟件,基本的數據結構和算法知識還是要有的。

很可能不太會有自己從頭寫數據結構和算法的機會,但如果復雜度不知道怎么算,鏈表、紅黑樹、哈希表的差別都不知道,那就怎么都玄。

  • 精通一門編程語言

具體是那個可以根據實際情形來選。但這里強調的是語言,不是IDE和框架。可以通俗理解為每個關鍵字背后的含義要整清楚。

這里的陷阱是學一堆語言,但那個都不精。

  • 精讀一個有點規模的開源項目(至少要超過2萬行)

要找那種規模不太大,又比較有名的項目,一定要精讀,爭取每行都懂。

  • 累積一定的代碼量

不算IDE幫助生成的,爭取也在2萬行之上。

  • 面向對象和設計模式

這點最好配合着下一點一起做。

  • 從頭考察一下某個框架

考察某個框架的內存機制、線程機制等。

 

整個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陷阱是學會操作一堆IDE和框架的使用,但實際上這事兒價值不大,程序員的價值符合反木桶原理,啥都知道一點的,大多時候不如某個上精通的。

同時除非很特別的公司,大一點的公司並不期望畢業生過來就能干活。

有上面的基礎后,再突擊下,應該可以面對大部分公司的筆試和面試。

--------------------------------------------------------------

 

理想流 + 軟件 = 《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
理想流 + 人生 = ??
理想流 + 管理 = ??
理想流 = 以概念和邏輯推演本質,追求真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