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使用第一人稱,原型取材於民間,不代表作者本人
又到年底了,作為像我這樣一個一線開發人員經過了一整年的編碼、測試、維護、出差、表揚(臭罵)這樣繁忙的過程來說,似乎又到了進入囧途的時間。
3年前我進入了這家規模不大但是在作為三線城市的本地來說已經算的上NO1~3的大公司。其實最早我應聘的是實施人員,不過沒想才過了半年,可能是我學習能力還行吧,加上有點java的基礎被部門領導轉為了一線開發。
其實大學我學的是計算機,實習的時候也算有那么2-3個開發項目的從旁輔助經驗,找工作時,我拜讀了博客園和csdn以及javaeye各種神一樣的文章,令我對是否做一個專職的程序員感到很迷失,想着現在找工作也確實很難,為了不過早陷入囧途,就打算先從軟件實施人員做起,萬一不行或者身體承受不住那就換唄。
人常說初生牛犢三把火,這也是為何很多公司對大學生恨完之后又愛的原因,從踏入崗位開始我就非常努力的工作,盡管是實施也是仔仔細細的把每件事情做好,譬如某軟件安排了我去客戶那部署培訓和維護,我不光順利完成了工作,並找出了若干bug和用戶體驗不佳的地方,同時和客戶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於是也就是這次事情后,3個月后在該軟件開發人員仇恨的目光和領導贊許的目光中我被調去了傳說中公司薪水最高的部門“開發部”,其實后來也才知道,薪水不是看具體數目,而是要看你付出的勞動和得到回報的比例還要乘以時間系數。很簡單,我公司女前台一個月1800從不用加班,不用干到產生猝死或者大腦迷亂的感覺,而我4000,經常干到猝死邊緣,晚上加班到精神錯亂回去經常懷疑是否被女鬼跟蹤,如果前台還能再活30年,而我再活10年后猝死了,那其實我的收入根本沒有前台高。
一線開發人員的定義在我這也很簡單,老板弄來了一個業務,幾個開發人員組成一個開發組,由項目經理分配任務,大家開始干。這里大家要問設計人員呢?文檔人員呢?架構師呢?我想說你美國大片看多了,小城市小公司沒有這些元素,沒讓你從頭到尾干到完已經很進步了。
說到這立馬會有朋友要噴我在開始憤青了。其實倒也不完全是,畢竟我們要適應社會,而自己的能力加上本身周圍的環境以及機遇決定了一切,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走下去。過程是無比痛苦的,結果也是痛苦的,一個項目從興奮的開始到緊張的開發過程再到無聊的結束,經常讓我們迷失很多東西。在這里千萬不要告訴我學到什么,能力提高什么,其實在各種大小公司我們做什么崗位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呢我個人覺得學到的是一個工作方式、為人處事、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改善,大家不要認為你現在很熟悉linux可以稱為高手從而目空一切,其實再過幾年你要么做了領導要么轉行要么從事其他崗位,咱學的那些linux知識早就忘記了,但是我們工作能力、執行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牢牢掌握在你的大腦中的(猝死除外)。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切糕的新聞,貌似調侃說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不是石油而是切糕,其實從我這些短暫的工作經驗來說,賣軟件其實就是賣切糕,我們把很多功能和元素壓縮成一個軟件,其實這里還有我們冒着生命危險的汗水壓縮成一個軟件,賣給客戶的價格可比切糕貴多了,切糕至少還論斤兩,軟件沒有重量,都是賣主自行報價。呵呵,跑題了,不過我這里想說的是,作為一線開發人員其實就是做切糕,真正的切糕不會把自己壓縮進去,而我們必須把自己壓縮進去,“切糕”才能賣個好價錢。
再到年底,我再次進入了迷失世界,(我雖然當了項目經理,但其實項目一多我還是一線開發人員)
1、房價又跪了,距離我成家立業又遠了。
2、每個月的工資雖有上漲,但是上街買塊切糕基本還是很囧很羞澀。
3、我的“戰友”辭職開了家網店,月入2萬,我眼紅卻只敢滴眼葯水,咱不是那塊料
4、學不完的知識和技術,完全被客戶主導的學習方向,前段時間客戶軟件升級,老版本竟然是vb6寫的,客戶要求潛移默化的升級讓我們全體人員還得熟悉vb6.
5、想轉型,其實我告訴大家這很難,上面說了能力、環境和機遇是並存的。離開我家幾千公里的深圳某企業要招我去,可是父母在不遠行,根本去不了。
6、老板很器重你,其實程序員是很重感情的。老板一忽悠,誓死追隨的心都有了。
7、自己開公司?回到第一條再看,不是所有人都能先立業再成家的。
說到這,其實擺在我面前的就一條路,繼續走下去,不管有多艱難,還是要走下去。前階段打籃球把手指崴了,很嚴重,連續1周只能用觸摸板移動我的小鼠標。
我想,還有更多一線開發人員比我更囧,至少我現在在自己的家鄉,不用付房租,家鄉足夠小不用上個班要擠n久的公車,還有打車起步價只要8塊,想想上海的14快吧;至少我還有2個組員跟着我混,他們都在你爭我趕的要超越我;至少我每個月的工資足可以買幾十斤切糕。
想到這,我豁然開了郎,對,繼續,等再過幾年,能力夠了,人脈夠了,經驗足了,經濟有一定積累了,也許我能走出這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