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基本概念之 宏塊、片和片組


這幾個概念對比音頻信號處理可是全新的,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定義和作用:

1、宏塊(Macro Block):一個編碼圖像首先要划分成多個塊(4x4 像素)才能進行處理,顯然宏塊應該是整數個塊組成,通常宏塊大小為16x16個像素。宏塊分為I、P、B宏塊,I宏塊只能利用當前片中已解碼的像素作為參考進行幀內預測;P宏塊可以利用前面已解碼的圖像作為參考圖像進行幀內預測;B宏塊則是利用前后向的參考圖形進行幀內預測;

以下是宏塊的句法單元,來自參考文獻2

 

2、片(Slice):一幀視頻圖像可編碼成一個或者多個片,每片包含整數個宏塊,即每片至少一個宏塊,最多時包含整個圖像的宏塊。

     片的目的:為了限制誤碼的擴散和傳輸,使編碼片相互間保持獨立。片共有5種類型:I片(只包含I宏塊)、P片(P和I宏塊)、B片(B和I宏塊)、SP片(用於不同編碼流之間的切換)和SI片(特殊類型的編碼宏塊)。

以下是片的句法結構:片頭規定了片的類型、屬於哪個圖像、有關的參考圖像等;片的數據包含了一系列宏塊和不編碼數據。

 

3、片組是一個編碼圖像中若干宏塊的一個子集,包含一個或若干個片。

一般一個片組中,每片的宏塊是按掃描次序進行編碼的,除非使用任意片次序(Arbitrary Slice Order, ASO)一個編碼幀中的片之后可以跟隨任一解碼圖像的片。

另外一種片組,靈活宏塊次序(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ing, FMO)用靈活的方法,把編碼的宏塊宏塊映射到相應的片組中,見下圖:

 

參考文獻:

1、新一代視頻壓縮編碼標准;

2、H264 and MPEG-4 video compressio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