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報告—蘇若


測試軟件:微軟必應詞典桌面版

版本:1.6.2.0 (BETA)

環境:win7 旗艦版,x64,Intel(R) Core(TM) i3 CPU,4GB RAM

測試報告:

第一部分:

  下載並使用,按照教程描述的bug定義,找出一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bug(至少一個)。用專業的語言描述(每個bug不少於40字),如有必要,可以配圖。

  Bug1

  標題:系統界面取詞功能無法正常運行

  步驟重現:

  1) 打開詞典的“取詞”功能(主界面下方);

  2) 選中界面上方圖識字樣,並將鼠標置於上方;

  結果:

  彈出對話框“取詞功能無法正常運行”,截圖如下:

  

  預期結果:

  顯示相應的翻譯,同有道詞典,用有道詞典取同一位置詞匯並將結果截屏如下:

  

  說明:

  此種情況出現在在系統界面上取詞時,其他地點(如:word文本中)暫未發現此類問題。

  

  Bug2:

  標題:無法完全翻譯選中詞匯/及時報錯

  步驟重現:

  1) 選中文檔中的“去次”一次;

  2) 等待bing詞典翻譯;

  顯示結果:

  僅翻譯“次”,未翻譯“去”。截屏如下:

    

  預期結果:

  如果沒有相應詞匯,應顯示“未收錄此詞,如需搜索網絡釋義,請點擊”。

  

  Bug3

  標題:反饋意見無法啟動瀏覽器;

  測試環境:系統安裝IE9,Google Chrome,遨游3瀏覽器;

  步驟重現:

  1) 打開必應詞典;

  2) 打開軟件設置;

  3) 打開“反饋意見”

  顯示結果:

  彈出文本框“無法啟動瀏覽器”,截圖如下:

  

  預期結果:

  彈出“反饋意見”窗口,或者打開相應網頁;

 

  Bug4:

  標題:正常運行中出現“未知錯誤”

  結果重現:

  2012.12.10 18:56 首次出現;

  2012.12.10 19:12 出現第二次;

  2012.12.10 19:22 出現第三次;

  截屏如下:

  

  

  

  其他Bug目前暫未發現,如在后續使用過程中發現,持續添加。

                    

第二部分:

  我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件,記載你對這位用戶的采訪。

  1.介紹采訪對象的背景

    采訪對象:李宏;

    背景:100613班同學,正在准備GRE、TOEFL考試;

  2.讓采訪對象使用10-30分鍾必應詞典的功能(請上傳照片證明用戶的確正在使用,遠程采訪的同學請讓別人    幫忙照相)

    查詢單詞:

    對比單詞:

    划詞功能:

    中文查詢以及拓展網頁打開:

  3描述用戶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用戶的問題解決了么?軟件在數據量/界面/功能/准確度上各有什么優缺點?

    1)  問題解決與否:

       查詢英文單詞釋義:已經查到有關結果,沒有問題;

    2)  數據量:

      查詢中文的英文釋義:查到,並且通過網頁鏈接了解了更多;

    3)  界面:

      整體界面略顯單薄;

      划詞界面有個小窗口,實在是太小了,不喜歡;

    4)  功能:

      功能沒有全部嘗試,但用到的功能效果還是很好的,但有以下不足:

        A)  划詞功能:成功划詞,但是對與像是reserveticket無法識別;

        B)   單詞發音不是很流暢,明顯有卡殼;

    5)  准確度:

      軟件的產生的單詞釋義較為准確,能夠應對GRE單詞。

  4.用戶對產品有什么改進意見?

    改進整體界面,增大划詞界面小窗口;

    改進單詞發音算法。

 

第三部分:

  使用此軟件的所有功能(包括必應詞典背單詞,單詞本等),聯系第二部分的分析,估計這個項目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 支持)。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和類似軟件相比),並推理出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部分(具體建議)。

1.所需時間:60天;

2.優劣:

   1)優勢:

  • “真人例句朗讀”,卡拉OK式例句朗讀,美女口模給人以鮮明的視覺沖擊,聽說讀寫全方位練習英語,這是很獨特的亮點;
  • “詞性百搭搜索”,根據輸入的句子主干,推薦出符合語法的例句給用戶以提示如何選取合適的單詞;
  • “近音詞搜索”,當查詢一個不確定是否正確或者忘記如何拼寫的單詞時,模糊輸入音近詞或者形近詞可以反饋     給用戶找出目標單詞;
  • 可以切換到“迷你模式”,方便快捷(應該是借鑒了酷我、千千靜聽等的小窗口設計)
  • “英文熱點早知道”可以讓用戶了解國外時事熱點,引導用戶查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英文新聞,進而隱形幫助用     戶開闊眼界並提高自身英文閱讀水平;
  • 允許打開多個窗口,用戶可隨時回到首頁,或者是某一查詢的結果,不至於重復查詢;
  • “每日一句”、“今日詞匯”、“新詞出爐”,可以通過推薦,幫用戶拓展重要的單詞,優美的語句以及新出的單      詞,全面隱形提高用戶的英語水平;
  • 主界面左下角鏈接“MSN今日熱點”,可以幫助用戶在不必打開網頁的情況下,一覽國家/世界大事;
  • 查詢某一單詞之后,顯示結果界面右側會有備選單詞,以供查詢結果並不理想的用戶選擇目標單詞;
  • 有對比單詞的功能,查詢結果呈左右兩欄分列顯示,可以讓用戶很方便,快捷,直觀地查詢到兩個單詞的不同    含義;
  • 附帶“必應背單詞”拓展軟件,幫助用戶輕松背單詞,也減少了相應軟件的重復安裝;

   2)劣勢:

  • 界面相對單薄,薄如紙片,也許是為了提高性能(Win8面世之后,所有的軟件都傾向於這種外觀,但我個人     認為,這樣的界面比較耗費視力和精力)【但是,左上角的“前進”“后退”鍵做的很醒目,很舒服】;
  • 無法設置賬戶登錄模式,如此單詞本等自己查看過的信息只能留存在本地電腦上,數據轉移性弱,用戶更換電    腦后,很難留存原來的數據(這些數據對用戶而言是一種很寶貴的財富);
  • 查詢一個單詞之后,沒有“報錯”選項,這樣就算是翻譯有錯,用戶也無法進行反饋,如此一個重要的學習軟件     就會誤導很多人,進而慢慢損失用戶;
  • 僅有“漢英互譯”,沒有“漢法、漢日、漢韓”等其他語種翻譯,在當今小語種非常流行的情況下,無法滿足相當     一部分用戶的需求;

3.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部分:

  當一個產品的Beta版本做出來之后,安排測試人員下載安裝所有類似軟件並和本軟件一起測試使用,做橫向比      較,找出自身軟件的優勢與劣勢,並考慮在接下來的開發中彌補自己的劣勢並繼續發揚自己的優勢。

第四部分:

  這個軟件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你的創新在哪里?可以用NABC分析。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3個月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描述你的團隊在12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么,才能在第12周如期發布軟件。

1. NABC分析:

 1)Need:

  (主要是對測試軟件改進方面的Need分析),這個詞典可以實現對有不同需求的用戶的需要:

  • 實現對不同語言(漢法、漢英、漢日、漢韓等)互譯,滿足不同語種用戶需要;
  • 設置賬戶登錄模式,可以實現不同機器上同步用戶的查詢記錄,生詞本以及背單詞的記錄,讓用戶可以       不受場合的約束隨時隨地查看自己的單詞記錄情況;
  • 在查詢結果界面設置“報錯”選項,以此可以改進可能出現的單詞查詢的錯誤(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       是很小的);
  • “背單詞”軟件中,學習單詞時,使用選擇題(不同的意思設置不同的選項,用戶選擇正確的選項)的形式,         而不是問答(記得/不記得)的形式;
  • “單詞本”增加復習功能;
  • 改進顯示界面,增加立體感;

   2)Approach:

    通過“機器學習”實現對新加的“報錯”選擇項中反饋回的問題的自動糾正;

 3)Bebefit:

    這個詞典不是顛覆型的創新,而是改良型的創新。在本詞典中整合了各個詞典的優勢(顯示界面、語言設置      等),也有自己的一些長處(比如:可以增加分頁面,同時在不同的界面顯示不同的查詢結果),同時也整合了      一些軟件(比如:背單詞),避免了用戶的重復安裝等;

    另外,Bebefit/Cost方面基本不用考慮,占用內存極小。

 4)Competiors:

    在當今社會,電腦等電子設備普及,人人都主動/被動的去學習外語的情況下,詞典類軟件市場是很大的。

    目前類似的軟件有:

      金山詞霸、有道詞典、滬江小D、靈格斯詞典、海詞詞典等;

    雖然,此款詞典並不是最先進入這個市場的產品,但是它綜合了各個詞典的優點,同時還有自身的一些亮點。類比    騰訊在中國取得的成就,我堅信此款詞典同樣可以取得成功。

2. 角色分配:

    開發人員:2人;

    測試人員:2人;

    美工:1人;

3. 項目計划:

Step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Time/天

Planning

計划

 

· Estimate

·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77

Development

開發

 

· Analysis

·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14

· Design Spec

· 生成設計文檔

 5

· Design Review

· 設計復審 (和同事審核設計文檔)

 2

· Coding Standard

· 代碼規范 (為目前的開發制定合適的規范)

 7

· Design

· 具體設計

 14

· Coding

· 具體編碼

 7

· Code Review

· 代碼復審

 7

· Test

· 測試(自我測試,修改代碼,提交修改)

 7

Reporting

報告

 

· Test Report

· 測試報告

 4

· Size Measurement

· 計算工作量

 3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7

 

【sorry,因為一些排版問題(開始用word寫的草稿,盡管移植到網站后嘗試着修改了無數次,但有些地方還是不盡如人意),雖不至於影響閱讀,但以此造成的不美觀還望見諒】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