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8 Lambda表達式探險


為什么?
   我們為什么需要Lambda表達式
   主要有三個原因:
   > 更加緊湊的代碼
     比如Java中現有的匿名內部類以及監聽器(listeners)和事件處理器(handlers)都顯得很冗長
   > 修改方法的能力(我個人理解為代碼注入,或者有點類似JavaScript中傳一個回調函數給另外一個函數)
     比如Collection接口的contains方法,當且僅當傳入的元素真正包含在集合中,才返回true。而假如我們想對一個字符串集合,傳入一個字符串,只要這個字符串出現在集合中(忽略大小寫)就返回true。
     簡單地說,我們想要的是傳入“一些我們自己的代碼”到已有的方法中,已有的方法將會執行我們傳入的代碼。Lambda表達式能很好地支持這點
   > 更好地支持多核處理
     例如,通過Java 8新增的Lambda表達式,我們可以很方便地並行操作大集合,充分發揮多核CPU的潛能。
     並行處理函數如filter、map和reduce。

 

怎么做?
   實例1 FileFilter

File dir = new File("/an/dir/"); FileFilter directoryFilter = new FileFilter() { public boolean accept(File file) { return file.isDirectory(); } };

   通過Lambda表達式這段代碼可以簡化為如下:

File dir = new File("/an/dir/"); FileFilter directoryFilter = (File f) -> f.isDirectory(); File[] dirs = dir.listFiles(directoryFilter);

   進一步簡化:

File dir = new File("/an/dir/"); File[] dirs = dir.listFiles((File f) -> f.isDirectory());


   Lambda表達式使得代碼可讀性增強了。我承認我開始學習Java的時候對那個匿名內部類感到很困擾,而現在Lambda表達式讓這一切看起來都很自然(尤其是有.NET背景的童鞋會發現這個跟.NET中的Lambda表達式好像)
   Lambda表達式利用了類型推斷(type inference)技術:

編譯器知道FileFilter只有一個方法accept(),所以accept()方法肯定對應(File f) -> f.isDirectory()
而且accept()方法只有一個File類型的參數,所以(File f) -> f.isDirectory()中的File f就是這個參數了,
.NET把類型推斷做得更絕,如果上面用.NET Lambda表達式寫法的話是這樣的: File[] dirs = dir.ListFiles(f => f.isDirectory()); 即壓根就不需要出現File類型指示。

   實例2 Event Handler

Button bt = new Button(); bt.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ui.showSomething(); } });


   使用Lambda表達式后:

Button bt = new Button(); ActionListener listener = event -> { ui.showSomething(); }; bt.addActionListener(listener);

   進一步簡化: 

Button bt = new Button(); bt.addActionListener(event -> { ui.showSomething(); });

 

外循環、內循環和Map、Reduce、Filter
   一直到現在,處理Java集合的標准做法是采用外循環。比如: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hello"); list.add("world"); for(int item: list) { // 處理item
}

   還有迭代器循環,它們都是外循環,並且都是順序處理(sequential handling)。順序特性也常常引發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只要我們嘗試着並發修改集合。
   Lambda表達式提供了內循環機制。
   我們工作中可能經常面臨下面的需求:

> 過濾掉一個集合中不符合條件的元素得到一個新集合 > 對集合中的每個元素進行某種轉換,並且對轉換后的集合進行處理 > 統計整個集合的某個屬性,比如統計集合元素值的總和或平均值

   這些任務即filter、map和reduce,他們的共同特點是:
   需要對集合中的每個元素運行一小段相同的代碼。
   傳統的實現這些任務的代碼讓人感到很乏味,幸運的是Java 8提供了完成這些任務的更簡潔的方案,當然還是利用Lambda表達式,但也引入了一個新的類庫java.util.functions,包含Predicate、Mapper和Block。
   Java 8中,一個Predicate(謂詞)是這樣一個方法:它根據變量的值進行評估(evaluate),返回true或false。
   比如下面:

List<String> list = getMyStrings(); for(String myString: list) { if(myString.contains(possible)) { System.out.println(myString + " contains " + possible); } }

   使用Predicate和Filter后得到下面代碼:

List<String> list = getMyStrings(); Predicate<String> matched = s -> s.equalsIgnoreCase(possible); list.filter(matched);

   進一步簡化:

List<String> list = getMyStrings(); list.filter(s -> s.equalsIgnoreCase(possible));

 

Lambda表達式語法規則
   到目前為止Java 8中的Lambda表達式語法規則還沒有完全確定。
   但這里簡單介紹下:
   對於前面的:

File dir = new File("/an/dir/"); File[] dirs = dir.listFiles((File f) -> f.isDirectory());

   accept()方法返回布爾值,這種情況f.isDirectory()顯然也得是布爾值。這很簡單。
   而對於:

Button bt = new Button(); bt.addActionListener(event -> { ui.showSomething(); });

   actionPerformed()方法的返回類型是void,所以需要特殊處理,即在ui.showSomething();左右加上花括號。(想象下不加會怎么樣?如果不加的話,若showSomething()方法返回值是整數類型,那么就意味着actionPerformed()返回整數類型,顯然不是,所以必須加花括號用來標記)。
   如果Lambda表達式主體部分包含多條語句,也必須用花括號,並且return語句不能省。
   比如下面這個:

File dir = new File("/an/dir/"); File[] dirs = dir.listFiles((File f) -> { System.out.println("Log:..."); return f.isDirectory(); } );

 

參考自:http://www.oraclejavamagazine-digital.com/javamagazine/20121112?sub_id=hlBuL1SAFxXX#pg35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