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李彥宏先生的內部郵件


  • 引子

這兩天讀了李彥宏先生給內部員工的內部郵件,感覺應該是真的,所以稍微做點評價。

郵件有三個要點,並不復雜:提倡面對變化、反對小資呼喚狼性、減少管理層級。

 

這三者間應該是因果關系,因為要面對變化,所以反對小資,小資沒有戰斗力。

因為要激發狼性,所以要減少管理層級,提升效率。

 

  • 簡評

單純從邏輯上來分析,這封郵件提倡的東西是會失敗的,李彥宏先生發現了問題但解題思路很可能偏了。

什么是狼性,狼性也許表現為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群體奮斗,但其根本驅動則是生存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生存威脅是所有狼性表象的動力之源。

而從馬斯洛等心理學家的歸類來看對水,對食物,對基本安全的需要處在需求的最低層次。

想用它來驅動一個已經處在食物鏈高端的公司,是有其內在矛盾的,這點有點抽象下面來做點解釋。

 

  • 分析

當一個人滿足了基本需要之后,他可能處在得過且過的狀態。

形象來講是一個人買了房子和汽車,但有生之年絕對買不起別墅的時候人就會失去斗志。

失去斗志應該就不太願意奮斗,不太願意適應外部世界的變化。這應該就是李彥宏先生厭惡小資的原因。

 

但解決的時候,你說我要人為制造不安全感,讓你們重新感受生存的威脅,呼喚狼性,這等價於開歷史倒車,和大禹他爹治水的套路一樣。

也等價於和大多數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意願叫板,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如果細觀歷史就會發現這是很多牛人會掛的原因。

 

單純從狼性的作用而言,其更適合創業初期的公司,適合苦大仇深的人群,包括華為,如果不掛,需要的都是用一種新的精神來取代狼性。

再形象一點講,無論是百度還是華為拋開CEO不論,其高管都是腰纏萬貫之人,他們里基本需要的層次太遠了,你怎么讓這些人有狼性,你怎么讓他們奮不顧身。

如果這些層級都無法奮不顧身,而只有底層兄弟如此,那就是一個新的矛盾。

 

  • 疑點

但無疑的敏銳的嗅覺,進取精神始終是需要的,上面說的只是不適合用代表基本需要的狼性來驅動,而是要向更高層次的人類需求上尋找依托。

這點很有意思,李彥宏先生有很好的留美背景,但不去參照GoogleFacebook反過來參照華為,實在是看來蹊蹺,也許有啥外人看不到的特別考量。

也沒見Google這種公司提倡什么狼性,好的產品還是一個個出來。

 

  • 小結

敏銳的嗅覺,進取精神背后是用什么來驅動,直接影響相應的措施。

如果是狼性,那么無疑的胡蘿卜加大棒是合理的,否則就扯了。

胡蘿卜加大棒不是不需要,但作為最基本的一種約束,根本不需要強化,他適應的是福特汽車那個年代。

並和創新間存在深刻的內在沖突,創新需要的是一種主觀意願,而胡蘿卜加大棒下更多的是被動服從。

 

形象來講,這份郵件里可以看到目標和想達成目標的手段間的矛盾,如果沒調整我認為這必然會失敗。

一個人,一個公司,甚至一個社會其內在蘊含的矛盾往往會沖毀其自身,這是辯證法,在大時間尺度下接受過檢驗,百度最終如何,我們且拭目以待。

 

  • 最后聲明

我對所有中國的創業者們(或者說華裔們)保持敬意,無意詆毀。

高曉松在“曉說”里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說在好萊塢,猶太裔就是升遷快,因為好萊塢就是猶太人的。

一個猶太裔可能很年輕就可以管大中華區,而華裔奮斗一輩子頂天是某個公司的副總裁。

所以盡管資本歸屬和CEO國籍歸屬可能會多樣化,但正是很多身處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為中國程序員群體提供了一個出口,

把很多人拉到了一個可以和國際大公司比較長短的平台上,這點非常值得肯定。

--------------------------------------------------------------

 

理想流 + 軟件 = 《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
理想流 + 人生 = ??
理想流 + 管理 = ??
理想流 = 以概念和邏輯推演本質,追求真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