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block mount time is in the future


我使用的是centOS6.3,使用虛擬機重啟的時候顯示錯誤信息如下

/dev/mapper/root: Superblock last mount time (Mon Mar  5 17:40:11 2012,
         now = Sat Mar  5 18:46:53 2011) is in the future.
/dev/mapper/root: UNEXPECTED INCONSISTENCY; RUN fsck MANUALLY.
         (i.e., without -a or -p options)
                                                                                                 [FAILED]
*** An error occurred during the file system check.
*** Dropping you to a shell; the system will reboot
*** when you leave the shell.
Given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e
(or type Control-D to continue):

后來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在“(or type Control-D to continue):”處直接輸入密碼,進入修復模式,按照fsck <partition name>的形式運行修復,你的就運行fsck  /dev/mapper/root,然后reboot,重啟后可能還會提示其他盤出現相同的錯誤,按照fsck <partition name>的形式再次運行,然后reboot,在虛擬機上測試可以啟動了

 

下面接着去了解一下fsck指令的作用

檢查修復linux文件系統命令fsck

使用權限 : 超級使用者
  
  使用方式 : fsck [-sACVRP] [-t fstype] [--] [fsck-options] filesys [...]
  
  說明 : 在Linux系統中,為了增加系統性能,通常系統默認一些數據寫在內存中,並不會直接將數據寫入硬盤,這是因為內存速度要比硬盤快若干倍。但是有個問題,萬一由於“斷電”或者其他未知原因,造成系統死機,怎么辦?系統就崩潰了。所以,我們需要在特定的時候讓數據直接回存到硬盤中。這里提供幾個常用的命令,其中,fsck命令最重要. 當文件系統發生錯誤時,可用fsck命令嘗試加以修復.直接采用分區編號(如/dev/had3),或使用掛載點(Mount Point,如/、/usr等)指定文件系統皆可。假設一次指定多個文件系統,而這些系統分別位於不同的物理磁盤上,則fsck將會嘗試同步的方式去檢查他們,以節省操作時間。  
  
  參數 :
  
  filesys : device 名稱(eg./dev/sda1),mount 點 (eg. / 或 /usr)
  -t : 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義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則不需加上此參數
  -s : 依序一個一個地執行 fsck 的指令來檢查
  -A : 對/etc/fstab 中所有列出來的 partition 做檢查
  -C : 顯示完整的檢查進度
  -d : 列印 e2fsck 的 debug 結果
  -p : 同時有 -A 條件時,同時有多個 fsck 的檢查一起執行
  -R : 同時有 -A 條件時,省略 / 不檢查
  -V : 詳細顯示模式
  
  -a : 如果檢查有錯則自動修復
  -r : 如果檢查有錯則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復

        補充說明:
  
  例子 :
  檢查 msdos 檔案系統的 /dev/hda5 是否正常,如果有異常便自動修復 :
   fsck -t msdos -a /dev/hda5
  
  注意 :
  
  此指令可與 /etc/fstab 相互參考操作來加以了解。

        范例:檢查/dev/sda3
[root@localhost ~]# fsck -C -t ext3 /dev/sda3fsck 1.39 (29-May-2006)e2fsck 1.39 (29-May-2006)/dev/sda3 is mounted.
WARNING!!! Running e2fsck on a mounted filesystem may causeSEVERE filesystem damage.
Do you really want to continue (y/n)? yes
/home: recovering journal/home: clean, 11/524288 files, 25399/524120 blocks#一切正常就會出現上述信息
#主意通常只有ROOT且系統有問題的時候才用這個命令,否則在正常狀態下使用此命令可能會損壞文件。

       相關知識:
 

    Linux FSCK數據出錯的災難應急方案介紹

[適用於]

1、文件系統:ext2 ext3 reiserfs xfs等

2、范圍:提示文件系統需要FSCK時,未執行或FSCK執行完成

 

[症狀]

1、無法MOUNT分區;

2、大量文件、目錄丟失,根目錄下生成/LOST+FOUND文件夾,里面有大量#XXXXXX類的文件和目錄;

3、FSCK很快報錯完成;

4、FSCK執行時,有大量提示,如修改節點、清0節點等操作

 

[應急方案]

1、如遇提示FSCK時,請小心。如果可能,請盡快斷開系統,UMOUNT所有分區。

2、必需執行FSCK時,先做准備工作,方法一:可事先用dd命令將所涉及到的分區輸出到另外的存儲體上(最好不要在出錯的存儲體本身上做dd) 命令大致結構可如: dd if=/dev/sda0 of=/dev/sdb0 .....

3、必需執行FSCK時,先做准備工作,方法二:將整個LINUX存儲體掛載到虛擬機環境,將LINUX存儲體設為Nonpersisten模式,再執行,執行過后,如果數據完好,應盡快通過FTP等方式拷貝出來。

4、必需執行FSCK時,先做准備工作,方法三:將整個LINUX存儲體掛載到其他系統上(如WINDOWS),做好鏡像后再做FSCK。

5、如上面幾種方式均因條件等原因無法實施,必須執行時,可小心觀察FSCK的執行提示(關掉-a)如果發現有提示節點錯誤需更正或清0、節點描述文件大小不正確等信息,應停止執行FSCK。

6、因恢復需要參考很多信息,因盡可能保持系統不工作狀態,至少不得再次MOUNT分區(即便不做任何讀寫操作,也會因系統的工作原理不斷降低數據恢復的可能性,增加數據恢復的難度)

7、尋求專業數據恢復公司幫助。

 

 

對磁盤進行鏡像的方案:

1、可用相同或大於源盤容量的硬盤做為目標盤,將源盤全部扇區方式CLONE到目標盤。

2、可將源盤完全以扇區方式輸出文件到某大容量存儲空間(如大容量硬盤、NAS、SAN、DAS等)

 

輸入Root密碼登錄后采用:fsck -t ext3 -r /usr/local 修復

http://www.linuxso.com/command/fsck.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