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14. 庫存補充操作——再訂購點計划(Reorder Point Planning)


  • 再訂購點概覽

再訂購點 = 安全庫存 + 提前期的預測需求

當數量降到預定的再訂購點時,可以使用再訂購點計划來訂購數量。在理想情況下,最好在庫存水平降到安全區之前進行再訂購。在再訂購點之間安全庫存通常起到緩沖作用,可根據該庫存補充訂單。在提前期結束時,現有量應該等於安全庫存。

再訂購點計划的基本功能是:根據預測需求和不可見的銷售訂單,預測物料提前期結束時的庫存水平。然后,根據此預測來確定是否已達到再訂購點。系統通過將提前期內的預期需求與安全庫存相加,計算得出再訂購點。

可以針對整個組織執行再訂購點計划。可以對獨立需求的物料使用再訂購點計划。如果對某物料(或材料)的需求獨立於對其它物料(或材料)的需求,則該物料就是獨立需求的物料。在定義物料時,可以將再訂購點計划指定為庫存計划方法。只有在需求和提前期都是穩定的時,才能使用再訂購點計划。

 

  • 使用再訂購點計划

• 可以為整個組織執行再訂購點計划。

• 可以對獨立需求的物料使用再訂購點計划。

• 定義物料時,可以將再訂購點計划指定為庫存計划方法。

• 對於不需要進行非常嚴格的控制,且在庫存中的存儲成本不太昂貴的物料,可以使用再訂購點計划。

• 使用安全庫存之前,可以使用再訂購點計划來確定何時訂購一批新物料。

 

  • 再訂購點計划步驟

1)輸入物料計划屬性

2)預測物料需求

3)定義安全庫存

4)運行再訂購點報表

 

  • 執行再訂購點計划

1)提供預測

"再訂購點計划"程序使用預測信息來計算經濟訂單數量 (EOQ) 和再訂購點數量。以下等式分別用於計算這兩個值:

• EOQ = SQRT {[2 ×(年度需求)×(訂單成本)] /(年度存儲成本)}

• 再訂購點 = 安全庫存 + [(提前期)×(平均需求)]

2)提供在訂數量信息

Oracle 使用在訂數量信息來決定何時再訂購物料。當下面的表達式成立時,應執行再訂購:(現有量 + 在訂數量)< 再訂購點

Oracle 使用下列來源計算在訂數量:

• 采購訂單

• 申請(內部和供應商)

• 組織所擁有的在途發運

Oracle Inventory 將使用采購訂單、申請和計划在供應截止日期前交貨的在途發運。

 

3)查看計划信息

可以在創建補充訂單之前查看計划信息。如果希望自動創建補充訂單,則必須提交申請。

4)創建申請

Oracle 可以為滿足下列條件的所有物料創建申請:

(現有量 + 在訂數量)< 再訂購點

Oracle 將創建采購申請(如果來源是供應商),或創建內部申請(如果來源是庫存組織)。再訂購數量是受下列屬性約束的 EOQ:

• 固定批次增加

• 最小訂貨量

• 最大訂貨量

5)提交報表

可以為受再訂購點計划控制的所有物料提交計划流程,或者僅為那些低於再訂購點數量的物料提交計划流程。

 

第1步:輸入物料計划屬性(Master Item)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Items > Master Items

 

這里沿用上述的五個Item,修改其屬性。點擊菜單View > Find,或者工具欄上的查找按鈕,打開主項目查找窗口

 

輸入Item1,單擊按鈕Find

在Master Item表單,點擊左欄的第三個按鈕Organization Assignment,選中M2所在的行,然后點擊下方的按鈕 Org Attributes,打開M2組織的屬性窗口。

單擊右邊的三角箭頭,選擇General Planning,打開General Planning標簽頁

 

輸入以下數據:

Inventory Planning Method = Reorder Point

Make or Buy = Buy

Source Type = Supplier

 

點擊Lead Times標簽頁,把Preprocessing(預加工), Processing(加工中),Postprocessing(后加工)的值都設置為1。(訂購提前期等於物料的加工提前期、預加工提前期和后加工提前期之和)

注:為了保證可以自動生成Requisition,需要在Purchasing標簽頁中的List Price輸入數值,比如10。

然后保存。同樣地,為其他4個Item設置同樣的屬性。

 

第2步:建立預測集並預測物料需求(Forecast Sets & Forecast)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Planning > Forecasts > Sets

 

輸入以下數據:

Forecast Set = FS1

Description = test for Reorder point

Bucket Type = Days

Level = Item

Consume 默認勾選

Advanced Planning Collections 默認勾選

 

Forecast = FC1

Description = Forecast for Reorder point

點擊保存按鈕保存。

 

點擊 右下方的按鈕 Forecast Items,對Item預測需求。

輸入Item1之后,點擊右下方的按鈕 Detail

 

輸入以下數據:

Bucket = Days

Date = 當日日期

End Date = 3天后的日期(含當天算出第三個工作日)

Current = 20 (當天的需求量)

 

保存。回到Forecast Items表單,點擊下方的按鈕Bucketed

Bucket Type選擇Days,可以查看預測的這3天之間每天的需求量20及累計的需求量。

 

 

同樣地,對其他Item設置同樣的需求預測。

 

第3步:定義安全庫存(Safety Stock)

 

安全庫存有如下兩種:

  • 靜態安全庫存

就是物料的安全庫存維持不變。

可以定位到Inventory > Planning > Safety Stock,手工設置安全庫存數據。

  • 動態安全庫存

指物料的安全庫存在不同的時間有變化。

可以定位到Inventory > Planning > Safety Stock Updates,生成某個時間段的安全庫存。

這里設置動態安全庫存。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Planning > Safety Stock Updates

 

在彈出的參數表單輸入參數:

Selection = Specific inventory item

Item1 = Item1

Method = User-defined percentage (注意:這里要選者用戶自定義)

Forecast = FC1(上一步設置的預測)

Safety stock % = 50 (按預測需求量的一半作為安全庫存)

 

單擊按鈕OK,回到安全庫存重載窗口,單擊按鈕Submit提交。

在彈出的確認窗口選擇No

然后查看請求,打開菜單 View > Requests,單擊按鈕Find,等待請求處理完畢。

 

此時,再來查看安全庫存

定位到Inventory > Planning > Safety Stock

輸入Item1查找

 

可以看出,設置的3天(14-18日)的安全庫存都是10,即預測需求量(20)的50%。

同樣地,對其他4個Item設置安全庫存。

 

第4步:運行再訂購點報表(Reorder point planning)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Planning > Reorder Point Planning

 

在彈出的窗口輸入參數:

Item Selection = All reordered pint planned items

Restock = Yes(選擇Yes則會自動產生進貨請求,否則不產生)

Forecast = FC1

Items From = Item1

To = Item5 (也可以設置為Item1,只對一個Item運行報表)

其他的默認設置。

單擊按鈕OK,回到Reorder Point Planning窗口。

單擊按鈕Submit提交請求。

打開菜單 View > Requests查看請求,單擊按鈕Find,等待請求處理完畢。

 

點擊右下方的按鈕View Output,查看再訂購點報表。

 

現在來分析一下再訂購點報表:

Lead Time = 3

Lead Time Demand = 60:時間為3天,每天的預測需求量是20,總和是60

Safety Stock = 10:安全庫存量為10

Reorder Point = 70:再訂購點為預測需求量60 + 安全庫存量

On-Hand Quantity = 40:指現有量為40

Supply Quantity = 0:指沒有供應量

Total Available = 40:總可用量。等於現有量與供應量之和

Reorder Quantity = 30:再訂購數量= 再訂購點-總可用量

以上是再訂購點計划的設置,現在再來看再訂購點補充操作。

第5步:導入采購請求(Requisition Import)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菜單 View > Requests

點擊按鈕 Submit a New Request…

選擇單個請求 Single Request

 

輸入請求的名稱 Requisition Import,在彈出的窗口直接點擊OK按鈕

 

點擊按鈕Submit提交請求。

然后再查看請求的處理情況:

 

點擊左上方的按鈕Refresh Data不斷刷新請求的狀態,直到Completed。

 

第6步:自動建立采購單(AutoCreate Documents)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首先,查找出上一步產生的請購單編號

打開路徑:Inventory > Purchasing > Requisition > Requisition Summary

在Line標簽頁下的Item, Rev框輸入 物料名稱,比如Item2:

 

單擊按鈕Find,查找出Item2的請購單編號為14331

注意:上一步導入的每個Item的請購單編號不一樣。

 

打開路徑:Inventory > Purchasing > AutoCreate Documents

在彈出的查找對話框輸入請購單編號 14331

單擊按鈕Find

在AutoCreate Documents表單,勾選請購單14331所在的行

選擇 Action = Create, Document Type = Standard PO, Grouping = Default

然后點擊按鈕Automatic

在New Document窗口直接單擊按鈕Create創建標准采購單

此時可以看出自動建立的采購單,單號為6084

輸入Supplier :Office Supplier, Inc 和Site

然后點擊右下方的按鈕Shipments,定位至 Receiving Control,設置發運方式:直接交付(Direct Delivery)。

 

再回到采購單表單,點擊右下方的按鈕Approve…

在Approve Document窗口,直接點擊按鈕OK。

此時再來查看采購單的狀態,已為Approved。

 

第7步:物料接收(Receipt)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Transactions > Receiving > Receipts

在查找窗口輸入采購單號 6084

 

單擊按Find查找

勾選Item2這一行,輸入用於接收的子庫存 dest_sub

然后點擊下方的按鈕Lot-Serial,輸入指定的序列號:

注意:這里接收的數量是30,因為序列號不是全部連續的,所以需要分段輸入序列號。

 

保存。並查看請求Receiving Transaction Processor,直到完成。

 

第8步:檢查再訂購點補充后物料的現有量(On-hand Quantity)

Responsibility: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r

Organization: M2 – Boston Manufacturing

打開路徑:Inventory > On-hand, Availability > On-hand Quantity

 

Item / Revision = Item2

單擊按鈕Find

可以看出此時物料Item2 的現有量為70,即再訂購點的數量。

  • 至此,再訂購點的補充操作已完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