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制度,腦殘思維;管理之方,不能兒戲


1,只要有打卡制度的地方,就有可以不打卡的人。制度代表什么?最起碼是約束集體范圍內的所有人的條文。就如同法律一樣,就算高高在上的領導人們也不敢說我能隨便殺人。但打卡制度總是部份人必做的事,而部份人可以不做,而這兩部份人卻在一個集體下。這種制度不公平的性質,非管理之道。

 

2,打卡總會有替打卡現象。這個不用太多的辯論,我想每個人都相信。這里想說的是,替打卡者有錯嗎?其實替打卡者又分兩種:一種是自己也常常讓別人打卡的人,給人方便也等於自己方便嘛;另一種人是幾乎不需要別人給打卡的人。
   讓他人打卡者是最終受益者,當然要是讓“上面”知道了這個行為,也可能是會被罰的。問題是幫忙打卡者該不該罰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思考幾個問題:
   1>你會找一個關系不好的人幫你打卡嗎?
   2>一個關系跟你挺好的同事要你幫忙打個卡,你會板起臉說,我的原則是不違反規定嗎?
   我想大多數人在以上兩個問題的壓力下,都會選擇幫忙的。所以我還想說的是,幫打卡者是無奈的,他即不是當下受益者,又在自己違反規定的情況下幫他人違反規定,但這樣做都是制度逼出來的,你說這制度腦殘不?
3,打卡的受害者最終卻是尊重規則的人
   不管公司要不要打卡,總有一些尊重規則的人,他們就算沒任何處罰也不遲到。因為他們潛意識里是尊重制度的。由於上面的原因,這些人也可能常常幫人打卡。就如上面所說的,這些人本是尊重制度的,而自己本身也真做到了,但還得無奈地違反制度去幫助那些不尊重制度的人,就是傷害之一。
  由於公司總有不打卡的人,所以有很多不尊重制度又圓滑的人總是想法混到不打卡圈子中。這樣,由於遵守制度的人偶爾真遲個到請個假而扣錢了,不遵守制度的人往往遲到也沒事,請假也沒事。打卡制度反而上升為階級化分。而受害者卻是遵守制度的人。
總結:有句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管理這東東不是學學西方就能做好了,有些時候,就一件小小的事,能起很大的影響。管理者們三思。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