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配眼鏡的一點認識


今天周日下午去配了眼鏡,本打算配光感有色鏡片的,以為這種鏡片可以防霧防水,后聽店員說不是這樣,有色鏡片因為會變色壽命通常較短,一般半年,而普通鏡片也要最好一年檢查更換一次,否則其上面的防護膜什么的會損害會,平時用時損害視力。有色鏡片也不能完全具備太陽鏡的功能,反而折射率高的眼鏡更好些(看價格表上折射率越高越貴),主要是眼鏡薄,透光性更好。仔細想想雖然我帶眼鏡大概有十年了,但對這方面居然沒有太多知識,沒有真正的愛護過自己的眼睛,真是很慚愧。想想配眼鏡所宣稱的具備什么四防功能(防輻射放紫外線等)其實沒什么,就好象我們宣稱軟件具備什么同類軟件一般都具備的功能一樣,這不過因為自己很外行不懂,所以才會感覺很神奇。仔細想想眼鏡重要的無非是鏡架與鏡片,就搜索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畢竟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要戴眼鏡。

衡量鏡片好壞的參數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硬度:樹脂片片基是比較軟的,要讓其經久耐用就得在鏡片表面做加硬處理。檢測硬度的方法比較多,不過最簡單方便的是准備幾支不同硬度的鉛筆,在樣片上來回划圈,根據划痕的深淺粗細,能大概檢測出鏡片表面硬度。

  防紫外線系數:用UV值表示.最好的是UV400,一般為UV375.這個眼鏡店一般都有儀器檢測.要注意的是目前有種淡藍底的樹脂鏡片號稱超防紫外線,其實是加入熒光粉所至。雖然防紫外線效果好,但是光學效果差。

  防輻射:通過在鏡片表面度一層EMI金屬離子膜達到防靜電,屏蔽電磁波的功能

  阿貝數:越大越好.阿貝數就是用以表示透明物質色散能力的反比例指數,數值越小色散現象越厲害。眼用光學鏡片的材料的阿貝數一般在30到60之間。總的來說有這樣一個規律:材料的折射率越大,色散越厲害,即阿貝數越低。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日本三井光學的MR-8材料,1.597的折射率可以達到41的阿貝數。日本豪雅的1.7折射率鏡片材料可以達到36的阿貝數。

  折射率:樹脂片的折射率大概分為1.5:1.56:1.60:1.67:1.70:1.74:1.76這幾擋。折射率越高,同樣的度數做出來的鏡片越薄.

  膜層牢固程度:越牢固越好,檢測方式為將鏡片放入飽和鹽水里面煮,能堅持的越久的鏡片越好.

鏡片的易潔度:近年來高檔鏡片的研發方向已經從提高硬度,增加透光率轉向了增加鏡片的光滑度,提高其防水防油污能力。一般是通過在鏡片表面鍍一層致密的氟化物(或其他化合物),使水和油污無法浸入鏡片表面。同時這樣的處理使水珠與鏡片表面接觸的角度大於110度,水分與污物等微粒物質可輕易在鏡片表面滑落,鏡片表面不易附着污垢。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大大減少顧客在清潔鏡片時對鏡片的磨損,有效增加鏡片的使用壽命。代表鏡片:依視路鑽晶智潔/A2系列,蔡司蓮花膜系列,凱米飛視超加硬發水膜/尼德克銳潔膜系列。

鏡片的設計方式:這里只說單光鏡片,分為球面,非球面兩種。同時非球面又分外非,內飛,雙非三種。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理論上非球面鏡片的成像效果更好,更真實自然,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一些常年配戴球面鏡片的人,按相同度數定配非球面鏡片,會覺得邊緣看東西不如原來清楚,甚至有視物變形的現象。這是由於非球面鏡片周邊度數小於同等球面鏡片邊緣度數,同時非球面鏡片邊緣像差被修正的原因。而內非鏡片和雙非鏡片這一特點體現的更為明顯。

鏡片度數精確度: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鏡片都是有誤差的,區別只是多少而已。雖然說符合國家眼鏡鏡片標准的鏡片即為合格產品,但是鏡片當然還是越精確越好的。比如-3.00度到-9.00度的國家標准是正負允差0.12度,但是如果顧客戴個-6.10度的眼鏡到你店里換同度數的鏡片,你給他換個-5.90度的鏡片,十有八九會被投訴新眼鏡沒以前清晰。雖然這兩只鏡片都屬於合格產品,但是賣精確度不夠高的鏡片確實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

鏡片有無瑕疵氣泡:批量進貨前一定要多抽查幾次,看鏡片表面有無划痕氣泡。雖然有問題的片廠家都可以換,但是如果你的庫存片這里一道杠,那里一個泡,總是個麻煩事。以前我賣過一款鴻*光學的號稱超平超硬金剛膜TMC非球面鏡片。這款鏡片還是采用的塑膠袋封裝,號稱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鏡片在運輸儲存中的損耗。這款鏡片划痕是沒有的,可惜就是氣泡多了一點。我在廣州國際眼鏡城二樓的鴻*代理商那連開了七八個真空塑膠袋,挑到旁邊的批發商臉色發黑,才勉強開到一付氣泡在鏡片邊緣可以磨掉的片。一回去我就把那款片下了架,賣這玩意實在鬧心。

另外,膜層顏色與膜層質量好壞無直接關系.

既然折射率最影響鏡片的價格(根據今天看到的價格表,折射率每升一級,價格都要翻一倍左右),就要注意到鏡片的折射率檢測

眼鏡鏡片折射率的檢測方法:對於一付加工好的眼鏡,要非專業人士,分辨折射率確實不現實。就算是眼鏡店的員工,相信大多數人也分不出來。我在這里歸納了下,大概有四種方法:

一 根據不同折射率原片的邊緣厚度,直徑和加工眼鏡的瞳距,鏡架尺寸。用畫圖法可以大概計算出加工后不同折射率鏡片的厚度。當然這個方法有一定誤差,只適合計算比較高的度數。低度數各折射率鏡片做出來厚薄差別不明顯。另外做了美薄加工后的鏡片也不好計算。

二 破壞性實驗。由於不同折射率鏡片材料不同,當然氣味也不同。將鏡片用手磨機打磨一下。有經驗的配鏡師一聞就知道什么折射率的鏡片。尤其是1.74和1.67,那個味道之特殊.......

三 用一個特定儀器:厚度計。通過測量鏡片中心點和距離中心點一定距離(2或者3厘米)的鏡片厚度,通過特定公式可計算出鏡片折射率。(不會計算就直接和自己的庫存片比較)這是目前最准確的一個方法。優點如下:

1不會受不同廠家鏡片中心厚度不同這一因素影響。

2不會受鏡片邊緣美薄加工導致厚度減薄這一因素影響。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6dd60101024j.html

最好選樹脂的,比較的輕巧一些!現在鏡片分《加膜和不加膜》。加膜的鏡片清晰度比不加膜的高~可以提高我們看物體的視覺效果~~再分《球面和非球面》球面的鏡片看東西彎曲變形的要多一些,非球面的鏡片成拋物線設計,可以減少我們看物體變形的效果!佩帶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適應起來比較的快~~任何一副新的眼鏡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的話選非球面的要好一些~再分《鏡片的品牌》現在市場上質量和知名度比較高一些的比如~國內《上海明月的,萬新的,等》國外的《依視路,豪雅,,蔡絲的等一些》一般按你的情況來說的話,選一個清晰度高一些,耐磨度好的,最好考慮依視路,尼康的》第二:鏡架,,最好選純鈦的,這種材料現在是一種很不錯的材料,特點是很輕,硬度好,特別耐腐蝕,價格的話只要不是品牌的一般在300員左右!!針對你的情況哈!第三:度數:驗光的話,最好到比較大一點的眼鏡店,找專業的驗光師傅。自己可以先去看一下他們那里的設備,問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這樣的話對自己會更加的好一些!現在驗光分兩個步驟主觀驗光和客觀驗光,這兩個步驟是很重要的。到時候可以找驗光師溝通一下!

樹脂鏡片的內在質量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第一,基材質量。基材質量決定了鏡片使用的耐久性和鍍膜的可靠性。好的基材清澈透亮,使用時間長且不易變黃;而有些鏡片用了不多長時間就變黃了,甚至鍍層脫落。

第二,鏡片的等級。批量生產的鏡片因內在質量的差異而分出不同等級,優等品與次等品的價格相差很大。

第三,折射率。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厚度就越薄,價格也就越高。

第四,鍍膜及防紫外線處理。樹脂片可以做加硬(抗划傷)、減反射、防靜電、防塵、防水等多達十幾層的鍍膜處理,不同的鍍膜處理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減少鍍膜處理工序,鏡片的質量就會大大折扣。同樣,如果將不防紫外線的鏡片當作防紫外線的鏡片戴,那么對眼睛是很有害的。人眼吸收過多的紫外線就易引起光致角膜炎、白內障以及視網膜黃斑變性等多種眼部疾病。

第五,鏡片的品牌。品牌差異導致質量和價格的差異。鏡片質量的好壞,直接體現為鏡片的品牌。名牌鏡片質量好而且穩定。

由於鏡片是在后台加工完成的,是否是真品實貨,消費者不能追蹤和辨別,主要靠經營者的誠信。誠信的做法是顧客配鏡時,店家應在單據上寫明鏡片的品牌、品種、折射率、鍍膜情況,對防紫外線的能力也要向顧客講明。如果籠統地寫樹脂鏡片,則出入很大,鏡片的內在質量是不得而知得。

眼鏡業里有這樣一段廣為流傳的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而"一副眼鏡,你戴三天就壞,屬於使用不當,戴三個星期就壞,應該習以為常,如果過了三個月才壞,就算你大賺特賺"。總之眼鏡也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也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多熟悉了解下才行。參考:http://hi.baidu.com/%C3%CD%C1%FA%B9%FD%BD%AD%B5%C4/blog/item/00426d0094622419728da5b4.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