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混跡江湖一年,總算體驗到了社會上的“用心良苦”?!先闡述下幾個關鍵詞,其一:某大公司。這公司在其所屬行業內絕對是趨於壟斷地位的,但是員工待遇方面確實有待改善。其二:IT人員。這稱謂在圈內再普通不過了,由於自己從事的工作七分似網管(主要負責網絡維護),三分似碼農(要進行Web開發),理所當然的就拿這稱謂“張冠李戴”下。
話要從在下來這大公司前說起。11年6月畢業祭之后,在下先去過一個軟件售后服務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由於自己是應屆生沒多少工作經驗,那里的工資開得真TM低1400左右,還要經常往外面跑。這公司規模不大、管理也比較混亂,是小作坊性質的,加上老板、經理差不多就10來個人。在這“小作坊”工作了2個多禮拜,自己終究沒有找到歸宿感。就這樣,我匆匆地來,也匆匆地走,就連自己應得的工資我也沒帶走(其實跟同事相處也比較友好,沒好意思拿)。
大概在7月中旬左右,自己通過面試來到了這家大公司。其實所謂的面試就是跟領導打下招呼,回答幾個不着邊際的問題,如果領導感覺你這人還比較機靈,那就錄用你了。待遇的話,比上一份工作有所提高,折算起來有2千多(本來的話還能高點,誰叫我是應屆生呢)。這大公司部門還挺多的,不下10來個,我所在的部門崗位工資還是屬於中高檔的,這多少對我這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是一種激勵吧!
剛開始的一個多禮拜,自己基本上都在熟悉廠里面的業務流程,也沒指派給我多少任務,空余的時間也比較多。在這段時間里,自己基本上都看些網絡相關的書籍,確實也在后面的工作中能夠用到。由於自己是IT人員,計算機中心便是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場所。大公司的計算機中心還是比較上規模的,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一應俱全的,對於立志成為網絡工程師的同胞來講,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鍛煉場所。當然了,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計算機中心一般都寫着“**重地,閑人忽進”,但是很多時候,這僅僅是一個口號,跟天朝的很多口號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約八月末的時候,一個同事的離職給自己帶來了震動。她是和我同一批進公司的員工,辦公室就在我們隔壁,平時交流也比較多。離職的原因完全是由於上層領導的“無知”。之所以我可以這么肯定的說,就在於整個事件的始末牽涉到我們部門。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外行領導管內行”,是一個很忌諱的問題,而上層領導恰恰就這么做了。從她離職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自己是否很快也會有離職的想法,畢竟在工作的一個多月時間里,自己也經歷了很多的辛酸。
但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一方面是同事之間相處得比較融洽,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自己的工資在幾個月后上提了30%。但心中的不安卻始終存在,因為自己意識到幾個很關鍵的問題。其一,由於這家大公司處在城鎮地區,吸納的人員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人,這些人員對電腦一知半解,很多時候我就成了一個電腦培訓員,這樣的工作對我而言是沒有任何提升的。其二,“關系”這東西的魔力確實非同小可。明明自己比別人有能力、干勁足,他卻憑着“關系”比你有了更好的待遇。其三,由於員工整體的年齡偏大,整個工作環境都感覺有點死氣沉沉、缺乏活力,對於年輕人而言是一種摧殘。
此時此刻(2012年8月7日),雖然自己仍舊在這家大公司上班,但是自己的心卻似乎開始神游。路在何方,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