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TCP/IP詳解卷1開篇


 

 

 

說明

昨天用了3個小時大概略覽了下這本書,就感覺所有該了解的都差不多了解了,有一種直接開始閱讀卷二的沖動。而這又有違我之前的計划:深度探究TCP/IP詳解系列。或許是自己太浮躁了,回頭想想貌似這也不是我第一次有種浮躁感了。。很久以前記得看WINDOWS核心編程那本書,看了前3章就沒再詳細看下去,只是僅僅的略覽了一遍,就感覺自己已經通曉了WINDOWS下的很多東西,現在回味下自己到底在WOINDOWS平台下會多少東西時那種熟悉的心虛感再次強烈起來。。一切皆是錯覺!

TCP/IP協議並非指TCP協議和IP協議,它只是一種分組交換網絡技術的名稱,而這種技術中也包含代表性的TCP協議和IP協議,於是就用這個命名了。相較於OSI七層參考模型而言,TCP/IP協議只有四層,但其每層都可對應OSI參考模型中的一層或多層,其四層模型如下(圖源自卷一,另在沒有特別說明前本系列所有圖片均源自書上):

image

卷一中的開篇可謂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勢頭,一上來就一大堆不介紹原理和功能的協議名字把很多人弄的稀里糊塗的(因為我就有這種感覺)。於是我打算在我的開篇,不再在沒有詳細說明某個協議原理前不介紹這些協議,僅僅是說明些基礎術語。

 

互聯網地址

IPV4地址長32位,通常被划為四個點分十進制來表示,這些地址又被划分為五種不的表示形式,既A,B,C,D,E類,如下所示:

image

由於每類地址的第一個點分十進制數(即第一段)的前面幾位都已被固定限制,所以每種地址所表示的范圍也是已知的,如A類地址由於其第一位為0,所限制出的地址范圍只能是從0.0.0.0到(2^7-1).255.255.255,相對應的B類地址范圍:2^7.0.0.0到(2^7+2^6-1).255.255.255。如下圖所示:

image

如此的限制也便使我們更方便的識別各類地址所屬種類,如127.0.0.1便是個A類地址,128.5.21.98是個B類地址等等。

 

域名系統(DNS)

全稱為Domin Name System,書中說的比較多,現在還沒必要說的太詳細,后續篇章會仔細說明,其實只是負責一種把域名轉換為IP地址的技術。

 

端口號(Port Number)

通常在socket編程中所要指定的port,本質而言在標識一個網絡進程,以使得底層傳上來的數據利用自身端口信息不會傳到其它進程去。通常用16bit表示,即理論上其表示范圍為0——65535.通常臨時端口分配范圍為1024——5000,小於1024的為內核所占用,大於5000的為其它服務器預留。

對於TCP/IP的管理和標准訂制文檔RFC

TCP/IP協議的指定和改動由4個小組負責:ISOC(internet協會),IAB(internet體系結構委員會),IETF(internet工程專門小組),(IRIF,Internet研究專門小組)。所有的Internet正式標准都通過RFC(Request For Comment)文檔出版。

 

TCP/IP的實現

通過這些已指定標准在早期的OS中具體實現由美國Berkeley市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計算機系統研究小組負責,也稱為berkeley socket。

 

系列計划目錄

初次預想:在每一個涉及具體協議的章節我都會使用一個新篇幅,而對於應用層的一些協議,我會選擇性的研讀。以下是計划的初步構思目錄:

 

鏈路層

IP,ARP,RARP

ICMP

IP選路方式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廣播和多播

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

域名系統DNS

傳說控制協議TCP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