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ebImage庫結構的簡單分析


SDWebImage庫的作用:

通過對UIImageView的類別擴展來實現異步加載替換圖片的工作。


主要用到的對象:
1、UIImageView (WebCache)類別,入口封裝,實現讀取圖片完成后的回調
2、SDWebImageManager,對圖片進行管理的中轉站,記錄那些圖片正在讀取。
     向下層讀取Cache(調用SDImageCache),或者向網絡讀取對象(調用SDWebImageDownloader) 。
     實現SDImageCache和SDWebImageDownloader的回調。
3、SDImageCache,根據URL的MD5摘要對圖片進行存儲和讀取(實現存在內存中或者存在硬盤上兩種實現)
     實現圖片和內存清理工作。
4、SDWebImageDownloader,根據URL向網絡讀取數據(實現部分讀取和全部讀取后再通知回調兩種方式)

其他類:
SDWebImageDecoder,異步對圖像進行了一次解壓⋯⋯
目前不明白為什么要做這么道工序。(現在清楚了,功能解釋見下文)


有趣的點:
1、SDImageCache是怎么做數據管理的?
SDImageCache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內存層面的,一個是硬盤層面的。
內存層面的相當是個緩存器,以Key-Value的形式存儲圖片。當內存不夠的時候會清除所有緩存圖片。
用搜索文件系統的方式做管理,文件替換方式是以時間為單位,剔除時間大於一周的圖片文件。
當SDWebImageManager向SDImageCache要資源時,先搜索內存層面的數據,如果有直接返回,沒有的話去訪問磁盤,將圖片從磁盤讀取出來,然后做Decoder,將圖片對象放到內存層面做備份,再返回調用層。

2、為啥必須做Decoder?
通過這個博客:http://www.cocoanetics.com/2011/10/avoiding-image-decompression-sickness/
現在明白了,由於UIImage的imageWithData函數是每次畫圖的時候才將Data解壓成ARGB的圖像,
所以在每次畫圖的時候,會有一個解壓操作,這樣效率很低,但是只有瞬時的內存需求。
為了提高效率通過SDWebImageDecoder將包裝在Data下的資源解壓,然后畫在另外一張圖片上,這樣這張新圖片就不再需要重復解壓了。
這種做法是典型的空間換時間的做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