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為什么要使用抽象類


abstract描述的類即是抽象類,描述的方法即是抽象方法。

被此關鍵字描述的類,不能直接實例化,需要匿名。

如果一個類里面包含抽象方法,則該類必須聲明為抽象類。

抽象方法沒有實現,子類如果不是抽象類,則必須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

以上差不多就是抽象類的概念和注意事項。

 

之前一直的理解就是,抽象類和接口的作用類似,都是用於規范和定義實現類的。

直到昨天才想到了抽象類的另外作用,是接口做不到的。

 

代碼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CT1 {
public CT1() {
System.out.println("CT1:" + this.getClass());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print();
}

class CT2 extends CT1 {
CT2() {
System.out.println("CT2:"+this.getClas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這是CT2");
}
}



public class C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T2();
}
}

這里有三個類,運行CTTest,我們可以看到結果如下:

 

CT1:class AbstractClass.CT2
CT2:class AbstractClass.CT2

注:“AbstractClass”為我的包名

即是,CT1的無參構造函數已經被執行了,且,實例是它的子類。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假如我們沒有在構造函數里寫super構造,每一個子類的構造函數里面都在第一行默認調用了super();

利用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強迫”子類做很多事情。

代碼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CT1 {
public CT1() {
print();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print();
}

class CT2 extends CT1 {
CT2() {
}

CT2(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CT2的print()方法被調用了");
}
}


public class C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T2("CT2的有參構造函數");
}
}

運行結果如下:

CT2的print()方法被調用了
CT2的有參構造函數

 

結果清晰可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